字词 | 外伤性骨关节感染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外伤性骨关节感染 开放性骨折脱位造成的骨与关节感染称为外伤性骨关节感染。 【病因病机】 开放性损伤,邪毒从创口侵入,深达入骨,阻滞经络,气滞血瘀,久而化热,热毒内盛,腐蚀筋骨,附骨成疽。同时患者正气虚弱不足以抵抗外邪,才使得邪毒趁虚而入酝结于内,不得发散反而深窜入骨,筋骨局部抵抗力不足,则邪毒留聚,繁衍为害,此为发病的内因。 【诊断】 (一)症状和体征 1.骨与关节开放性损伤病史。 2.出现寒战、高热、乏力等菌血症表现。 3.感染处骨与关节剧烈疼痛,并有红肿、发热及压痛。 4.病程转入慢性后往往还伴有感染性骨不连或骨缺损。 (二)影像学检查 1.损伤处骨折脱位。 2.单纯骨干损伤后感染X线表现近似于化脓性骨髓炎,起病两周内多无明显骨质改变,仅见周围软组织肿胀。2周后骨髓腔内脓肿形成,可见骨质疏松,松质骨内可见斑片状骨质破坏区,干骺端模糊,骨皮质内外、侧面可见虫噬样破坏,并有骨膜增生。4周后出现死骨和骨壳形成。 3.关节损伤后感染X线示:早期仅可见到关节肿胀积液,关节间隙增宽;关节内积液多时,可出现关节脱位,之后可见软骨下骨质疏松;关节软骨面破坏后则关节间隙变窄或消失,骨面毛糙;晚期,病变愈合后,关节有纤维性或骨性融合。间隙消失,邻近骨质有硬化。关节可发生病理性脱位。 (三)实验室检查 血常规示白细胞总数及中性粒细胞均明显增高,局部脓液培养有化脓性细菌,同时应作药敏实验,以选用有效药物。骨与关节穿刺如抽出脓液、血性或浑浊液体,镜检有细菌或脓细胞即可确诊。 【治疗与预防】 (一)原则 1.急性期应立即敞开引流,以免脓液进入骨髓腔。 2.足量足期使用抗菌素。 3.分次彻底清创,术后用管形石膏开窗或外固定架固定以便换药。 4.有骨缺损者的植骨术应于伤口愈合后六个月无复发时才可进行。 治法见化脓性骨与关节感染。 (二)预防 注意饮食起居,调节情志,适当参加体育锻炼,提高机体抵抗力。预防外伤感染,正确处理软组织损伤和开放性骨折,清创应迅速彻底,防止破伤风、气性坏疽及化脓性感染。如发现伤口已有感染应及时彻底的治疗,尽早清创,充分引流,足量使用抗菌素,伤口留待二期缝合,一般不用内固定。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