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卢梭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卢梭 【生卒】:1712—1778 【介绍】: 法国启蒙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 生于瑞士日内瓦一个钟表匠家庭。早年丧母,从小在父亲指导下识字、读书。 10岁时因父亲与人发生纠纷逃离家乡,由舅舅送到一位牧师家学习古典语文,兼学绘画和数学。 12岁习雕刻。因不堪其师打骂,出走巴黎、里昂等地,长期过著流浪生活。在流浪生活中,他读了洛克、莱布尼茨、笛卡尔等英国、法国、德国著名哲学家的著作,自学了数学、史地、天文、生理等科学知识,并结识了哲学家狄德罗等人,还参加了《百科全书》的撰写,受到进步思想的启发。他在教育理论上的重大贡献,在于他从自然哲学和社会政治思想出发,提出了自然主义教育理论。他认为,在政治社会产生以前,人类生活在“自然状态”,过著自由平等的生活,人性是淳朴的。 随著国家与私有制的出现,才出现了人与人之间的不平等,人性也变坏了。为了改变这种状态,必须实行合乎理性的“自然教育”,即教育应遵循自然的永恒的法则,适应儿童的本性,使其身心自由发展,培养身心健康、自食其力、心地善良的“自然人”。在感觉训练方面,他强调感觉是知识的门户,强调通过训练而使之发达。在智育方面,反对古典主义的教学内容和教条主义的教学方法。 主张让儿童通过实际活动、接触事物,从观察与探索中受到启发诱导,获得真实的知识。在道德教育方面,反对进行空洞的道德说教,主张通过善良习行来培养善良品德,利用自然惩戒来改正儿童的过失,从正义行动中锻炼儿童的意志等。他的主要著述有:《论科学和艺术》、《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础》、《社会契约论》、《爱弥儿》、《忏悔录》等。他的自然主义教育思想是其启蒙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反封建的革命进步意义,对后世教育理论有过深刻的影响。但由于时代的局限,他的教育思想也存在著矛盾。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