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二)曲折徘徊阶段(1958—1977年)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二)曲折徘徊阶段(1958—1977年)

(二)曲折徘徊阶段(1958—1977年)

1958年1月, 省供销合作社联合社及所属机构与省商业厅合并。供销社归口管理的农村合作商店、 合作小组也“升级” 到国营企业。 供销社转国营以后, 原来适应农村市场的整套规章、 制度、 办法和社员股金分红被取消, “大购大销”、 超收超购, 估买估卖, 任意赊销, 使质次价高、冷背商品大量压库, 给国家造成了损失。 1961年9月15日, 中共青海省委和省人民政府联合通知, 决定恢复青海省供销合作社联合社。到1961年, 全省实有基层供销合作社165个, 为1957年的95%; 重新登记社员32万余人, 为1957年的73%; 清查股金87万元, 为1957年实有股金总数的58%。并按照银行利率兑现了社员应得的红利。 1962年7月1日省供销合作社与省商业厅正式分开办公,1963年3月4日至8日, 省供销合作社召开的第二届第一次社员代表会议, 正式恢复青海省供销合作社联合社。 到1963年底, 全省供销社社员发展到50.9万人, 比1957年多6.5万人, 供销社社员股金发展到174.4万元, 比1957年多27.2万元。 一些适合农村市场的购销措施也得到实施:
❶开展了自营业务, 即将完成统购、 派购任务以后的一、 二类产品和三类农副产品允许供销社自行收购和销售。 到1963年底, 在全省供销合作社系统建立合作贸易货栈8个, 工作人员114人, 其中省货栈64人, 年自营业务总值1125万元, 占同期销售总额的12.4%, 拓宽了农村商品流通渠道;
❷增加了对农村牧区的生产资料供应。 1961年底到1963年底, 省供销社从国营种畜场调拨给农业区马、 牛等耕畜10万多头 (匹); 供应中、小农具达110多万件。 1962年为了使国家能够掌握更多的商品货源, 全省开始对农牧副土特产品收购实行奖售办法;
❸扶持农牧区副业生产。结合农村特点, 选定重点副业生产项目, 从资金、技术、种籽、 种畜等方面进行扶持, 促进了农牧副业生产的发展, 增加了农民收入, 为扩大农村收购提供了货源。
1966年 “文化大革命” 开始, 供销社受到了严重冲击, 1969年供销社又一次与国营商业合并, 管理机构瘫痪, 实行 “贫下中农管商业”, 原有的奖售制度、换购制度、 民主办社制度都被取消。 1976年, 全省决定恢复供销合作社, 8月经省编委同意, 在省商业局内部增设主管供销合作工作的基层指导处, 编制12人。 到1978年6月, 又决定省商业厅、 供销合作社实行一套机构、 两块牌子的管理体制, 由于在商品经营上统得过多, 管得过死, 供销社的流通渠道处在反复徘徊之中。

☚ (一)起步阶段(1950—1957年)   (三)健康发展阶段 ☛
00026572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2 13:21: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