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元嘉四銖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古代名物 > 貨幣類 > 銅鐵錢部 > 南北朝 > 元嘉四銖 元嘉四銖 yuánjiāsìzhū 南朝·宋文帝鑄幣。始鑄於元嘉七年(公元430年),錢面横書“四銖”二字,故稱。錢體較五銖略小,面無内廓,穿孔稍大。少數面穿上下各飾一星,亦見錢文交叉作重文者。徑約二·二厘米,重二至二·二克。《宋書·文帝紀》:“〔元嘉七年冬十月〕戊午,立錢署,鑄四銖錢。”又《顏竣傳》:“先是元嘉中,鑄四銖錢,輪郭形制,與五銖同,用費損,無利,故百姓不盗鑄。”《通典·食貨九》:“宋文帝元嘉七年,立錢置法,鑄四銖,文曰‘四銖’,重如其文。人間頗多盗鑄,多翦鑿古錢取銅,帝甚患之,録尚書江夏王義恭建議以一大錢當兩,以防翦鑿,議者多同之。” 元嘉四銖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