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二)农村能源建设效益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二)农村能源建设效益

(二)农村能源建设效益

农村能源建设不仅具有较高的能源效益,而且其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都十分显著。
1.节约柴草和煤油电等商品能源。据抽样调查和测试证明,节柴节煤灶与旧灶相比,节柴1/3—1/2,全省农村已推广的省柴节煤灶,一年可节约柴草1 235.8万吨,节煤51万吨,形成700万吨标准煤的节约能力,增收节支106 514万元,为推广省柴节煤灶总投入的6倍。
沼气是一种优质、干净、可再生能源,1米3沼气的发热量为22 990千焦耳,完全燃烧的温度可达1400℃,用沼气烧饭优于煤气,沼气灯相当于60瓦的电灯。据在荣成、莱阳、昌邑、莒南等县抽样调查测试,一个沼气池的年平均产气量为270米3,按平均每个沼气池的年费用(包括发酵原料、管理用工、维修费、折旧费等)37.20元分摊,则1米3沼气的成本是0.13元,1个沼气池的年直接经济效益(包括生产沼气、节约燃料费、照明费用、肥料等)共103.3元,投入产出比为1∶2.78。全省35.3万个沼气池,按利用率70%计算,每年的经济效益达2551.5万元。沼气的综合利用扩大了沼气的经济效益,据1990年统计,全省利用沼液作添加剂喂猪5万多头,增收节支250万元;沼液养鱼433亩,亩增产22.4公斤,年增收6.9万元;沼气贮粮299吨,减少粮食损失18. 3吨;沼液浸种37.4吨,亩增产37. 7公斤,年增收11万元。大中型沼气工程主要集中在酿酒业,用于节能治污。利用酒糟废液采取中温发酵制取沼气,产气率一般为2m3/m3 ·天,以沼气代煤烧锅炉的有蓬莱、栖霞、文登、齐河等30个酒厂,可节煤1/3,降低了生产成本。用沼气发电的有昌乐、招远、寿光等10个酒厂。酒厂办沼气在治理环境、排污达标方面也起到了积极的作用。通过沼气发酵,酒糟废液的COD、BOD去除率达到85%以上。如栖霞酒厂于1984年建成的1 500米3沼气工程,每日利用130吨酒糟废液,生产沼气3000米3,用其代煤烧锅炉,全年生产沼气108万米3,折标煤735吨,使吨酒耗煤从500公斤下降到170公斤,节约开支8万余元。该厂还安装了2台160千瓦的沼气发电机组,用沼气发电,6年来减少因停电造成的损失50多万元,发酵后的消化液再经处理COD、BOD去除率为89%以上,免交排污费27万元。
至1990年底,全省已有20万户农民利用太阳能热水器洗澡,每户年节约标准煤200公斤,全省可节约标准煤4万多吨。
2. 促进农牧业的发展。沼气肥是一种速缓兼备的优质有机肥料,沼气池造肥是肥料沤制方式的一个变革。据分析,沼肥中含氮1.25%、含磷1.4%、含钾1.3%,比同种原料露天沤肥提高氮50%、磷31%、钾20.8%,每百公斤沼肥比露天沤肥增加氮0.6公斤、磷0.43公斤、钾0.26公斤。经试验,施沼肥与同含量的化肥地块对比,增产小麦19.50%,玉米18.9%。普及省柴灶的地方,也取得显著效益,据在淄博市临淄区调查,改一个灶省下的秸秆能还田1.5亩,全区每年增加秸秆还田15万亩,增产增收135万元。金乡县1983年秸秆还田26万亩,1985年增加到53万亩,土壤有机质含量由1983年的1. 08%,提高到1985年的1. 1%;粮食单产由1983年的482公斤,增加到1986年的550公斤;总产由28 730万公斤,增加到28 844万公斤。同时,节省的大量秸秆也为食草畜、禽提供了充足的饲料,促进了畜牧业的发展。文登市1976年奶山羊存养量0.46万只,普及省柴灶后的1985年增加到2. 66万只,长毛兔也由4. 53万只发展到71. 6万只。沼气的推广促进了养猪业,用沼液作添加剂喂猪,可缩短出栏周期70天以上,节约饲料80公斤,比常规喂养增收节支100元以上。据典型调查证明,一般1个沼气用户可增加养猪1.5头。莒南县刘庄乡东余湖村,办沼气前的1977年全村养猪130头,办沼气后的1985年增加到300头,达到户均2头猪。淄博市临淄区西单村建成了1 000米3的地上消化罐和1200米3的地下沼气池,利用猪、牛、鸡、鸭粪便作发酵原料,采取常温发酵,处理畜禽粪便,减少污染,提供优质燃料和肥料。自运转以来,平均日产沼气300—500米3,每天3餐定时向全村285户统一供气,1年节煤500吨,节约工日2万多个,仅此一项6年就可回收全部投资80万元。另外,每年可积造2000万吨优质有机肥。节约下来的作物秸秆进行青贮、氨化,发展了养殖业,粮食也取得大面积增产。
3. 改善农村环境条件。农村建起三连通沼气池,去掉了露天粪坑,阴沟积污及时清理入池,消灭了蚊蝇孽生地,各种传染病大大减少。沼气无毒、无嗅、无污染,省柴节煤炉灶干净、卫生,改变了农村炊烟遍地,烟熏火燎的状况,使空气、环境得到净化,改善了炊事条件。据在日照市申家庄调查,办沼气前的1976年和1977年,全村有260多人患肠炎和疟疾,共开支药费2 700多元。办沼气后蚊蝇密度大为下降,疟疾、丝虫、乙脑等疾病基本绝迹,药费开支大为减少。省防疫站在该村进行蛔虫杀灭调查,抽查90个沼气池化验,变坏卵达80%以上,蛔虫卵沉降率达到89.9%。临朐县南蒲汤村,建沼气池30个、“文明灶”296个,有16户配建安装了太阳能淋浴室和集热器,还安装1台150瓦风力发电机,利用沼气沼渣追施蔬菜、果树和大田农作物,减少了污染,改变了过去门前“三大堆”(草堆、粪堆、土堆)和满院鸡鸭粪的现象,促进了精神文明建设,被县委、县政府命名为“文明村”。

☚ (一)农村能源建设历程   第八节 农用工业建设 ☛
00017571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4 7:05: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