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全面发展阶段
从1955年开始, 水土保持以沟坡兼治, 治沟为主, 同年10月省第一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通过了 《关于实现根治黄河水害和开发黄河水利的综合规划, 大力开展水上保持工作的报告》, 提出了 “积极领导, 全面规划, 依靠互助合作, 发动群众大力开展全面性水上保持工作” 的方针, 同时为配合治理黄河一期工程中的三门峡水库建设, 陕西建设了60座沟壑土坝。1957年, 全国第二次水土保持工作会议提出了 “预防与治理兼顾, 治理与养护并重”, “全面规划, 因地制宜, 集中治理, 综合治理, 沟坡兼治, 治坡为主”的方针, 全省兴起了轰轰烈烈的打水窖、修梯田、引水拉沙、修田造地运动。1964年到70年代末, 修建 “大寨田” 成为水土保持工作的重点, 陕北提出 “一水、二坝、三梯田”,关中主攻 “四田” (梯田、埝地、坝地、河滩造地),陕南修石坎梯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