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马歇尔,阿弗里德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马歇尔,阿弗里德1842~1924Marshall,Alfred英国新古典学派(或称剑桥学派)的创始人,是19世纪末和20世纪初英国经济学界最重要的人物。他的理论在早期与当代西方经济学之间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1842年出生于英国伦敦。曾就读于英国剑桥大学。1865~1877年在剑桥大学圣约翰学院任研究员;1877~1882年在布里斯托尔大学学院任负责人;1883~1884年到牛津大学巴里奥学院作研究员;1885~1908年回到剑桥大学作政治经济学教授。曾是英国科学院研究员;并担任英国皇家经济学会副会长。马歇尔在早期资产阶级经济学的基础上对垄断资本主义的特点给予了新的说法,以生产费用代替劳动价值学说,强调消费论的首要地位,建立了一些辅助性的新观点:强调心理因素,着重时间分析,采取局部均衡的分析方法,推出了厂商的概念,确定了静态经济状态。这些构成了其二元论经济理论体系的基本结构。尽管他的经济学说在今天看来存在着很大的缺陷,但他在理论和方法上为当代经济学各流派的发展奠定了基础。他著书不多,但他的《经济学原理》(The Principles of Economics)一书是他经济理论的集中体现,迄今为止对读者仍具有不衰的鼓舞力量。他在英国剑桥任经济学教授期间培养了不少优秀的经济学家,如凯恩斯、庇古等。他的代表作主要有:《工业经济学》(与M·P·马歇尔合著),1879年;《经济学原理》,1890年;《工业与贸易》,1919年;《货币信用与商业》,1923年;《官方文件》1926年。 马歇尔,阿弗里德 马歇尔,阿弗里德1842~1924年Marshall,Alfred英国著名的经济学家、剑桥学派创始人。曾任牛津大学经济学讲师和剑桥大学教授。马歇尔理论的核心是局部均衡理论。他把局部均衡理论与完全竞争的市场学说结合在一起。把价格看作价值,用流通领域的供求关系分析价值的形成。用边际效用论说明需求变动的规律。用生产成本论解释供给变动的规律。他在均衡价格的基础上,建立分配论,认为工资是劳动的均衡价格,利息取决于资本的供求均衡,利润是资本家组织管理企业和冒风险的报酬,说明社会各阶级的利益都能得到最大的满足。他的经济理论,对当代西方经济学有很大影响。代表作是1890年发表的《经济学原理》。 ☚ 门格尔,卡尔 瓦尔加,叶夫根尼·萨穆伊洛维奇 ☛ 马歇尔,阿弗里德 马歇尔,阿弗里德1842—1924Marshall,Alfred英国经济学家,剑桥学派的创始人。生于英国伦敦。1861年入剑桥大学学习数学,1865—1877年为剑桥大学圣约翰学院研究员,1877—1882年任布里斯托尔大学学院主任、政治经济学教授,1883—1884年任牛津大学巴里奥学院研究员、讲师,1885—1908年任剑桥大学政治经济学教授。还担任过英国科学员研究员、皇家经济学会副会长。主要著作有: 《工业经济学》、《经济学原理》、《工业与贸易》、《货币信用与商业》等。马歇尔在经济学史上的突出贡献在于,他完成了对以往各种经济思想的大综合,把供求论,边际效用论、边际生产力论、生产费用论等融合在一起,纳入一个折衷的经济学体系之内; 并在其长期的教学生涯中,培养了庇古、凯恩斯和希克斯等著名经济学家,创建了剑桥学派。他接受古诺的影响,运用数理方法从事经济学研究; 将社会达尔文主义引进经济学,提出了连续原理; 建立了静态经济学,以局部均衡论与洛桑学派的一般均衡论相对立; 提出“边际增量”分析方法,并将其运用于价值论和分配论中。他一方面以杰文斯等人的边际效用价值论去说明决定价值的需求因素,另一方面又以斯密、萨伊等人的生产费用论去说明决定价值的供给因素,再借助于供求论,以需求和供给的均衡去说明价值的决定,从而建立了一个折衷的均衡价格理论。在此基础上,又借助于生产要素论和边际生产力论,去论证各生产要素在国民收入分配中所占份额的决定问题,建立了他的分配理论。他还研究了垄断组织的形式及其对社会各阶级的影响问题以及国际市场问题。此外,他的关于消费者剩余概念以及收入再分配问题的论述,对于福利经济学的形成也具有重大影响。 ☚ 门格尔,卡尔 克拉克,约翰·贝茨 ☛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