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步军都部署军职名。
职源与沿革五代后唐已见马步都部署之官(《旧五代史》卷46《唐书·末帝纪》上)。宋初,有征讨事,即置行营都部署(《长编》卷1丁卯、卷11己亥)。有禁军驻泊地,称驻泊都部署(《长编》卷44己未)。景德间去“行营”之名,止称驻泊都部署(《合璧后集》卷75《都总管》)。英宗即位,于嘉祐八年改都部署为都总管(《分纪》卷35、《长编》卷201辛未)。
职掌❶宋初置行营都部署,即为一军(前军、先锋军等)、方面(北面、东面行营等)主帅(《宋史·太祖纪》2、《长编》卷49己卯)。 ❷驻泊都部署,掌总治本路(本部)军旅屯戍、营防、守御之政令,事权甚重(《宋史·职官志》7《总管》、《朝野杂记》甲集卷11《马步军都总管》)。
品位节度使(从二品)以下充。如“检校太师、忠武军节度使潘美为云、应、朔等州都部署”(《宋史·太宗纪》2、《分纪》卷35《马步军总管》)。
编制有三路都部署(镇、定、高阳关),有数州为一路都部署(如云、应、朔等州),有一路都部署(如定州路),有方面都部署(如北面、西面等),有一州都部署(如贺州),初无定制。凡行营,事毕即罢。驻泊即常任(《合璧后集》卷75《都总管·历代沿革》,《长编》卷11己亥、卷46癸未、乙酉)。
简称与别名❶都部署。《长编》卷9戊辰:“以昭义节度使、同平章事李继勋为河东行营前军都部署、侍卫步军都指挥使党进副之。”同前书卷17丁未:“命伐北汉。以侍卫马军都指挥使党进为河东道行营马步军都部署。” ❷部署。北宋前期,部署又为正式官称,两者须加区别。《涑水纪闻》卷9:“部署王信,恐贼死无以辨,以身复其上,遂生擒之。”《长编》卷161壬寅:“高阳关都部署、都虞候、象州防御使王信,闻见州乱,急领本路兵马傅城下。” ❸都部管。英宗即位前一律称“都部署”,其后宋人避英宗讳,或易“署”字为“管”字。《十朝纲要》卷3景德元年十月:“三路都部管王超按兵不动。”《长编》卷56景德元年四月丁卯:“镇、定、高阳关都部署王超。” ❹都总管。凡治平元年前称“都总管”者,均属“都部署”的追称。《琬琰集》卷48《韩忠献公琦行状》:“公为枢密直学士、陕西经略安抚使、同管勾都总管司事。”《长编》卷127康定元年五月己卯:“韩琦为枢密直学士……陕西经略安抚副使、同管勾都部署司事。” ❺都护。拟西汉都护官称。《琬琰集》卷48《韩忠献公琦行状》:“康定元年五月,天子命夏公竦都护西师,开府于永兴军。”《长编》卷127康定元年五月戊寅:“夏竦为陕西都部署。”《通典·职官》14《都护》:“汉宣帝地节二年,初置西域都护。” ❻大使、大将。都部署受命出征,或别称“大使”、“大将”。《旧闻证误》卷1:“太祖遣曹彬取江南,潘美为副。太祖知美有谋难制,召二人升殿,谓曰:‘但大使斩得副使,取得江南。’美震怖而出。”《邵氏闻见录》卷1:“曹彬为将,以潘美副之。……帝大言谕彬曰:‘所谓大将者,能斩出位犯分之副将,则不难矣。’”《长编》卷15甲辰:“以曹彬为升州西南面行营马步军战棹都部署,潘美为都监。” ❼统帅。《长编》卷133乙巳:“羌贼叛命,王师致讨,分命重臣为之统帅,故授夏竦陕西招讨等使。”同前书卷127戊寅:“夏竦为陕西都部署兼经略安抚使、沿边招讨使、知永兴军。” ❽部辖。都部署、副都部署、部署均可别称部辖。《石林燕语》卷10《考异》:“王继忠为定州路副〔都〕部署,咸平六年战殁。此云为高阳关部辖,非也。” ❾都署。《长编》卷150庆历四年六月辛卯:“(仲淹奏)一郡带安抚之名,足以照管边事,乞更不带招讨、都署职任。”同前书卷134甲午:“范仲淹为左司郎中……兼本路(环庆路)都部署、经略、安抚、沿边招讨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