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一)评价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一)评价 (一)评价新中国成立40多年来,福建各级党委和人民政府十分重视水电资源开发利用,在“水电为主、多搞中小”(70年代以前)和“水、火并举,大中小型相结合”电力发展方针的指导下,掀起了一浪高一浪的办电热潮,全省水电建设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新中国成立初期,福建只有几座小水电站;到1995年,全省已建近6 000座大中小型水电站,装机容量和年发电量达403万千瓦、153亿千瓦时,分别占全省电力总装机651万千瓦、年发电量261.5亿千瓦时的61.9%和58.5%;仅水电发电量就相当于1980年全省总发电量的3倍。水电资源开发率已达34.7%。其中,大型水电站2座,装机容量170万千瓦,开发率57.6%(54.8%);中小水电装机容量233万千瓦,占可开发中小水电资源的25.8%。 ☚ 四、评价与展望 (二)展望 ☛ (一)评价 (一)评价新中国成立46年来,福建种植业依靠国家政策,大搞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增加生产投入,依靠科技进步,培育、引进良种技术设备,发展“高优”农业和创汇农业,合理调整生产和品种结构,推动山地资源的综合开发,发展果茶山地种植业,粮食、经济作物和多年生园艺作物等全面发展。全省在耕地减少20%(24.6万公顷),人口增加1.6倍条件下,粮食总产量增长2.25倍,油料增长2.2倍,蔗糖增长15倍,水果增长44.7倍,茶叶增长23倍,蔬菜增长10倍。农民生活实现温饱并向小康转化,福建种植业进入一个新的发展时期。 ☚ 五、评价与展望 (二)发展方向 ☛ (一)评价 (一)评价福建省地处东南沿海,属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非常适宜林木生长。林木平均生长率达7.43%,比全国平均水平高出1倍多。全省森林蓄积量占全国的13.9%,森林覆盖率高,人工用材林成林面积居全国前列。广阔的山地资源和丰富的森林资源为林业产业发展提供了广阔的拓展空间。过去46年林业产业的发展, 为福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作出了很大贡献,林业产业已成为山区市、县经济的支柱产业。优势在山,潜力在山,希望在林,兴旺在林。经过不断的实践和探索,福建林业整体素质有了很大提高,并培养和造就了一支开拓进取、求真务实、勤劳吃苦、经验丰富的林业建设队伍。福建林产业必将逐步发展成为整个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之一。 ☚ 五、评价与展望 (二)发展方向 ☛ (一)评价 (一)评价新中国成立46年来, 福建畜牧业得到全面发展。根据国务院颁布的《九十年代中国食物结构改革与发展纲要》提出的沿海经济发达地区食物消费结构标准,到2000年,畜产品人均占有水平为肉类35公斤、禽蛋12公斤、奶类6公斤;并实现生产结构和品种结构合理化,即肉类中猪肉占70%以下,牛羊肉占12%, 禽肉占18%。1995年, 福建猪肉已超过《纲要》标准,禽蛋基本上可满足需要,牛羊肉和奶类差距较大。 ☚ 四、评价与展望 (二)发展目标 ☛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