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一)牧区特点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一)牧区特点

(一)牧区特点

新中国成立初,新疆79个县中,以畜牧业为主的有22个县,畜牧业占比重大的有33个县。牧区人口约60万,占全省总人口的13%以上。1949年有大小牲畜1 000多万头。在新疆国民经济中,畜牧业经济所占比重仅次于农业。新疆牧区具有以下特点:
(1) 牧区一般在山区,主要分布在阿尔泰山的南侧、昆仑山的北侧、天山的南北侧、准噶尔盆地和塔里木盆地的边沿以及河流两岸,地处偏远,人口分散,交通闭塞,土产外销与牧民生活必需品的供应很不方便。
(2)牧民过着“逐水草而居”的游牧生活,靠天养畜,行居不定。
(3) 牧区还残留着封建氏族制度的社会关系。王公贵族、部落头目不仅占有大量草场、牲畜,而且享有种种封建特权。例如,阿山专区(现为阿勒泰地区)哈萨克部落头目,每年向牧民征收贡税,规定: 王,500只绵羊;公,200只绵羊;贝子,150只绵羊;台吉,100只绵羊;千户长,80只绵羊;副千户长,30只绵羊;百户长,15只绵羊。伊犁、塔城牧区部落头目征收年贡的情况也大致如此。
(4)牧主(包括部落头目、王公贵族)利用他们的封建特权,强迫牧民为他们无偿、半无偿放牧牲畜,对牧民进行残酷的政治压迫和经济剥削。剥削形式主要有雇佣、借贷、人畜换工、牧场租、代牧与租牲畜。其中,雇佣、牧场租与代牧是主要剥削方式。牧主的经营方式是雇工放牧,又带有一定程度的资本主义性质,不同于农业地区的地主封建经济。
(5) 牧区各少数民族历史上遭受的政治压迫和经济剥削最重。特别是哈萨克族,新中国成立前,遭受历代反动统治者、军阀的歧视。

☚ 二、土改时期的牧区工作   (二)牧区政策 ☛
00021507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5 11:05: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