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歌和俳句
和歌,日本古典格律诗歌的总称。和歌这一名称是相对于自古以来在日本流传的汉诗而言的,其意是大和之歌,即日本诗歌。和歌包括长歌、短歌、旋头歌、片歌、佛足迹歌等。
和歌在形式上有一定的格律。长歌,以五、七音为一联反复吟咏,最后一律以七音结束。一首长歌一般以三联以上,全歌形成奇数联为常见。长歌一般为叙事诗。因长歌写作较难,因此它的存在时间不长,至近世几乎濒于绝迹。后来,短歌成了和歌的同义词。狭义的和歌,实际上指的就是短歌。
短歌,是日本民族从古至今最为广泛流传的短诗。它的句式是五、七、五、七、五五节三十一音,属于抒情短诗。它是和歌的主要歌体,是日本古典诗歌的基本形态。由于只有三十一音,因此简洁、含蓄、雅淡等便成为其主要特点。
俳句,日本古典短诗,由17字音组成。原称俳谐。俳谐一语来源于中国,大致与滑稽同义。它在日本,最初出现于《古今和歌集》,至江户时代则有从“俳谐连歌”产生的俳句、连句、俳文等。
俳谐连歌同中国近体诗联句相仿。它的第1句为5、7、5句式的17音,称为发句(起句),胁句(配句)为7、7句式,第3、第4句以后为前两种句式轮流反复,最后一句以7、7句式结束,称为结句。俳句,即取其发句,加上“季题”和“切字”,使之成为独立的17字音的短诗。
俳句较多地采用象征和比喻手法,崇尚简结、含蓄、雅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