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村镇规划起步
人民公社初期,为适应农村人民公社村镇建设的需要,安徽编制了一些公社建设规划。但规划的指标过高,规模过大,要求过急,脱离实际,难以实施。在农业学大寨运动中,一些地方也不同程度地做了一些村镇规划。真正在全省范围内把村镇建设规划作为一项任务,是从1990年开始的。根据第一次全国农房建设工作会议提出的“全面规划,正确引导,依靠群众,自力更生,因地制宜,逐步建设”的方针,各级建设部门设机构,编规划,搞试点,使村镇建设逐步纳入按规划建设的轨道。鉴于当时技术经济状况,编制的村镇规划大都是粗线条的,用以表达村镇规划技术成果是“两图一书”(即现状图、规划图和规划说明书),并据此安排建设布局,控制建设用地。从1982年开始,国家财政和省财政安排村镇事业费,辅助村镇开展调查研究、培训人才和购置必要的仪器设备,推动全省村镇规划的开展。这一时期由于条件所限,村镇规划的依据不够充分,对乡镇企业和农村商品经济迅速发展考虑不足,规划编制的水平不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