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龈瘤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龈瘤

龈瘤

龈瘤来源于牙周膜及颌骨牙槽突的结缔组织。因其无肿瘤的特有结构,目前多认为是由机械刺激、慢性炎症以及内分泌变化等所引起的增生性病变,属于瘤样病变而并非真性肿瘤。根据临床及组织病理学表现,一般将龈瘤分为肉芽肿型、纤维型、血管型、巨细胞型四类。后者目前亦有人将其列入周围性巨细胞修复性肉芽肿中。
肉芽肿型龈瘤 主要由肉芽组织所构成,其中含有较多的炎性细胞及毛细血管,纤维组织较少。血管壁为单层内皮细胞所构成,肿块表面呈红色或粉红色。触之易出血。
纤维型龈瘤 含有较多的纤维组织,细胞成分少。肿块颜色淡,与正常牙龈大致近似,表面光滑,不易出血。血管型龈瘤 血管特多,镜下颇似血管瘤。血管间的纤维组织可有水肿及粘液性变。损伤后极易出血。
巨细胞型龈瘤 含有大量巨细胞,并有增生的毛细血管和炎性细胞浸润。肿块呈外生型,紫褐色,易出血。临床生长较快,可有骨质吸收。切除不彻底易复发。
临床上,龈瘤多见于女性,任何年龄均可发生。多位于牙龈乳头部,唇、颊侧者比舌、腭侧多。上颌比下颌多。前牙及双尖牙区比磨牙区多。 亦可见于无牙颌, 配戴义齿病人的牙龈部。一般呈局限性肿块,圆形或椭圆形,有蒂或无蒂,大小由几毫米至几厘米不等。生长缓慢,但因妊娠期内分泌变化而引起的龈瘤(亦称妊娠龈瘤)可能生长迅速。肉芽型及纤维型龈瘤有时可查到慢性刺激因素,例如义齿、套冠等,前者还可见于拔牙后的创口。血管型龈瘤则多见于妊娠期妇女或青春发育期女性。龈瘤不同于先天性龈瘤。先天性龈瘤多见于新生儿口腔的上切牙牙槽突部。其病理形态酷似颗粒细胞“肌母细胞瘤”;有时可见有牙板上皮剩余。先天性龈瘤切除后不复发,易治愈。较大的龈瘤可以遮盖一部分牙槽突,随着肿瘤的生长,特别是纤维型龈瘤及巨细胞型龈瘤还常常可以破坏牙槽骨壁,X线片可见骨质吸收及牙周膜增宽的阴影。牙可能松动移位。
除妊娠期龈瘤有可能在产后自行消失外,一般均需手术切除,而且切除必须彻底,并去除刺激因素,否则容易复发。有时应将龈瘤所波及的牙同时拔除,并用刮匙将牙周膜彻底去净。对多次复发者还应去除邻近的骨膜甚至部分牙槽突骨质。在查明有慢性刺激因素者,如为不良修复体应同时去除,不适合的义齿应加以修改或重新制作。

☚ 颌骨造釉细胞瘤   颌骨巨细胞瘤 ☛

龈瘤

equlis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6 16:11: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