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如山1876,一说1875—1962河北高阳人 艺术家,台湾戏剧理论家。辛亥革命后,悉心研究戏剧,曾与梅兰芳等人组织北平国剧学会,为梅兰芳的导师。张勋复辟与“三·一八”惨案,鲁迅曾两次避难,他与胞弟齐寿山均与帮助。后去台湾定居,直至1962年逝世。著有《说戏》、《戏班》、《上下场》、《脸谱图解》、《行头盔头》、《京剧之变迁》等。齐如山在中国戏剧界享有盛誉,去世后,台湾学界为纪念他,出版了《齐如山先生全集》。 原名:齐宗康(一说为齐宗廉) 字:如山 别名:齐香 齐如山齐如山回忆录 齐如老与梅兰芳 齐如山先生二三事 齐如山“戏剧人生” 关于齐如山 回忆我的父亲齐如山(上、中、下) 国剧大师齐如山先生 齐如山自传 | 齐如山 陈纪滢 张大夏 姚凤磐 余时 齐香 陈南天 | (台湾)中央文物供应社1956年版388页 (台湾)传记文学出版社1967年版311页 *中央日报1955年12月21日 *联合报1962年3月19日 人民政协报1984年6月27日 人民政协报1985年7月12-26日 *中国一周1950年1卷3期 *中国一周1954年233期—1955年291 期 | 齐如山先生和国剧的研究 八十自述 编剧回忆 | 毛子水 齐如山 齐如山 | *教育与文化1955年7卷7期 *中国一周1955年295期 *中国一周1960年546期—1961年588 期 | 齐如山先生的家世与幼年 齐如山先生戏剧研究与中年 齐如山先生著述与晚年 如山学苑记 纪念先翁齐如山先生 齐如老与梅兰芳 | 陈纪滢 陈纪滢 陈纪滢 张其昀 齐黄如珊 陈纪滢 | *传记文学1963年2卷4期 *传记文学1963年2卷5期 *传记文学1963年2卷6期 *中国一周1963年675期 *传记文学1965年6卷4期 *传记文学1965年6卷6期—1966年8 卷5期 | 齐如山与赛金花 齐如山先生百年冥诞纪念专辑 我所知道的齐如山先生 纪念一位首倡国剧学术的人——齐如老一○五 岁诞辰献文 | 林可如 齐熙等 张大夏 陈纪滢 | *中外杂志1970年7卷4期 *文艺复兴1975年68期 *大成1976年26期 *传记文学1980年36卷1期 | 齐如山(1875-1962) | 郑孝颖 | *传记文学1982年40卷5期,*民国人物 小传第5册第400页 | 梅兰芳与齐如山 齐如山(1877-1962) 齐如山 齐如山 齐如山(1876-1962) 齐如山(1876-1962) | 江上行 李宗白 李立明 谢冰莹 戴晋新 | 艺谭1985年1期 中国大百科全书(戏曲曲艺)第282页 *中国现代六百作家小传第481页 *作家印象记第140页 *环华百科全书第12册第23页 简明不列颠百科全书第6卷第579页 |
齐如山齐如山回忆录 著名戏曲作家、理论家齐如山 近代三大戏剧学家之一——齐如山 齐如山的回忆 怀念外公齐如山 | 齐如山 谢美生 康保成 黄 裳 贺宝善 | 宝文堂书店1989年版386页 大舞台1989年5期 河南大学学报1990年2期 读书1990年10期 *传记文学1995年67卷3期 |
齐如山 齐如山1876—1962名宗康,河北高阳人。北京国文馆毕业,早年留学德国,返国之后任京师大学堂教授,主持北京国剧学会达二十馀年。1949年至台湾,担任中国歌剧改良委员会主任委员。其九十种著述,有关国剧者有三十馀种,其中《国剧艺术汇考》,为其戏剧理论之最后观点。逝世后,台湾学界成立编辑委员会,裒集齐氏五百馀万言,整理校雠,成《齐如山全集》十册,于1964年出版,为研究京剧不可缺少之参考资料。齐如山之治学,除旧学根基,并于稗史掌故入手。《齐如山全集》中所辑所言,如戏剧唱白、脸谱、切末物件、音乐等等,举凡戏剧中所当注意者,皆如数家珍。至于各地风俗、小掌故,亦信手拈来,言之生动,可谓征实之、博咨之,故书中所录,于研究中国社会史、文化史,皆有价值。 ☚ 姚华 王国维 ☛ 齐如山戏曲理论家。1877年12月12日生,1962年3月18日去世。河北省高阳县人,其父是翁同 的门生。幼年受过良好的家庭教育,19岁进清朝总理各国事务衙门所属同文馆学习外语。博学经史,精通德、英、法语。早年经商和游历过西欧各国。35岁后,专心研究戏曲,在奠定戏曲理论方面卓有成就。自1912年起,为梅兰芳编戏、排戏达20年之久,并与梅兰芳、余叔岩等组成北平国剧学会,设立国剧传习所,培养出刘仲秋、高维廉等75名学生。编辑出版《戏剧丛刊》等。剧本创作有《一缕麻》、《洛神》、《天女散花》、《木兰从军》、《黛玉葬花》等30余部。著述也很丰富,有《中国剧之组织》、《戏剧角色名词考》、《国剧浅释》、《齐如山回忆录》等近20部。 齐如山1875—1962河北高阳人。1894年入北平同文馆学法文、德文。后游历欧洲各国。1912年开始悉心研究评剧。对音乐、舞蹈、建筑、美术、服饰、杂耍均有兴趣。注重征实之学,研究中国社会史,被称为近代掌故之活辞典。1948年2月去台湾。1954年被台湾国民党当局“教育部”聘为“中国歌剧改良委员会”主任委员。积极倡导创设“国立”台湾艺术专科学校。1955年3月,获第一届学术奖金。生平著作计有90种,其中戏剧理论35种、戏剧创作32种,1962年逝世。出版有《齐如山先生全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