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鼓子词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鼓子词

鼓子词

宋代说唱伎艺。以一个词调反复运用,用来叙事写景。分只唱不说和有说有唱两种。说唱时主要用鼓伴奏。现存鼓子词有欧阳修咏西湖景物的十一首《采桑子》、赵令畤咏元稹《莺莺传》故事的《元微之崔莺莺商调蝶恋花》等。明代编刊的《清平山堂话本》中的《刎颈鸳鸯会》一篇,一般认为也是鼓子词作品。

☚ 转变   诸宫调 ☛
鼓子词

鼓子词

宋代说唱形式。因以鼓伴奏,故名。有只唱不说和有唱有说两种,歌唱部分均应用一个词调。只唱不说的如北宋欧阳修《十二月鼓子词》(载《六一词》),反复用十二首〔渔家傲〕咏十二个月的景色;也有只用一首词的,如南宋侯真《金陵府会鼓子词》(载《窟词》),用〔新荷叶〕一首。 有说有唱的如北宋赵令畤《元微之崔莺莺商调蝶恋花》鼓子词(载《侯鲭录》卷五),散文据唐元稹《莺莺传》删节概括而成,韵文是自撰的〔蝶恋花〕十二首,间于每段散文之后。第一首前有“奉劳歌伴,先定格调,后听芜词”,以后每首前有“奉劳歌伴,再和前声”。一般认为“歌伴”是奏乐者或另有歌唱者。与此体制相同的有《刎颈鸳鸯会》(载《清平山堂话本》),韵文是商调〔醋葫芦〕十首。因《清平山堂话本》原名《六十家小说》,故近人对此篇有属鼓子词和属宋元“说话四家”之一的小说两种说法。又关于张抡《莲花词》咏道家事的道情〔减字木兰花〕,据周密《武林旧事》卷七载:南宋“淳熙十一年六月初一日”,在宫廷中由“后苑小厮儿三十人,打息气唱道情。太上云:‘此是张抡所撰鼓子词。’”则鼓子词与道情为一体,其用以击节者为渔鼓。

☚ 覆赚   诸宫调 ☛
鼓子词

鼓子词

宋代说唱艺术的一种。演唱时用鼓伴奏。其特点是运用同一曲调反复歌唱,穿插说白以说唱大书。由于形式单调,所以在南宋以后就逐渐衰亡了。

☚ 填海神话   雷剧 ☛
鼓子词

鼓子词

宋代民间兴起的一种说唱伎艺。其特点是以同一词调反复演唱,主要以鼓伴奏。较早见于欧阳修的鼓子词。宋杨绘《时贤本事曲子集》云:“欧阳文忠公,文章之宗师也。其于小词,尤脍炙人口。有十二月词,寄《渔家傲》调中,本集亦未尝载,今列之于此。前已有十二篇鼓子词,此未知果公作否。”就其表演形式来看,或说唱相间,或只唱不说。前者仅见于赵令畤《商调蝶恋花》十二首,是据元稹《莺莺传》演变而成。作者于“序”中云:“今于暇日,详观其文,略其烦亵,分之为十章。每章之下,属之以词。或全摭其文,或止取其意。又别为一曲,载之传前,先叙前篇之意。调曰‘商调’,曲名《蝶恋花》。句句言情,篇篇见意。奉劳歌伴,先定格调,后听芜词。”这样,一段叙述,一节唱词,其中每段叙述末均有“奉劳歌伴,再和前声”,突出了说与唱相结合的特色。只唱不说者如欧阳修《采桑子》十一首,《渔家傲》十二首,分别咏唱泛游西湖的景象和十二个月的景色。这类唱词有时附序,交代写作原由,如欧阳修《采桑子》前有“西湖念语”,叙述游览西湖胜景的感触,最后云“因翻旧阕之辞,写以新声之调,敢陈薄伎,聊佐清欢”。又如李子正《减兰十梅》,先是一篇长序,对梅之形貌、品性等作了一番描述,最后云:“追惜花之馀恨,舒乐事之馀情。试缀芜词,编成短阕。曲尽一时之景,聊资四座之欢。女伴近前,鼓子祇候。”从中不难看出鼓子词用以娱宾佐欢的特色。就其内容来说,或共咏一事,或分咏若干事。从篇幅来看,多少不一。多者同一词调可重复十馀次,如前所述。少者只一两次,如侯寘《点绛唇·金陵府会上鼓子词》只一首,吕渭老《点绛唇·圣节鼓子词》则用了两首。鼓子词对后来的诸宫调、杂剧、南戏等的产生,起了一定的作用。

☚ 杂曲   拍弹 ☛
鼓子词

鼓子词

流行于宋代的一种说唱艺术。其特点是:使用鼓乐伴奏,反复歌唱同一支曲调,来表演某一个故事。部分节目在歌唱中插有讲说的形式。例如赵令畤《元徵之崔莺莺商调蝶恋花》一组12首,即以说唱相间的方式歌咏了唐代作家元稹在《莺莺传》中所记的故事,这12首歌都用《蝶恋花》调。现存的其它宋人鼓子词作品虽没有记载讲说的内容,但它们仍然都用词调为唱腔。例如欧阳修“十二月鼓子词”12首,皆用《渔家傲》调;姚述尧“圣节鼓子词”2首,皆用《减字木兰花》调;吕渭老“圣节鼓子词”2首,皆用《点绛唇》调。因此,鼓子词代表了宋词的一种表演方式;这种方式的反复歌唱同一主题的特点,同唐代民间流行的联章曲子辞(例如《捣练子》“孟姜女”、《三台》“十二月辞”、《皇帝感》“新集《孝经》十八章”等等)是一脉相承的。

☚ 唱赚   转踏 ☛

鼓子词

鼓子词

联章词的一种复杂形式。是宋代兴起的一种韵散相间的叙事性讲唱文学。其韵文部分,用流行于宋代的词调连续歌唱,用“管弦”伴奏,并在曲前有一段致语。宋人所作鼓子词完整流传下来的只有赵令畤的《元微之崔莺莺商调蝶恋花词》,全篇连首尾二曲,共12章,中间10曲分叙张生、崔莺莺本事,各曲前分别插入《会真记》原文,曲文即歌咏前列传奇中情事。

☚ 联章词   转踏 ☛
鼓子词

鼓子词

宋代的一种说唱曲艺。其特点是歌唱时主要以鼓伴奏,一个节目不论有几段唱词,均以一个词调反复应用。渊源流变尚不清楚。表演形式分只唱不说和有说有唱两种。短的只用一首词,长者可达十多首。有说有唱一类,说的部分,一般多在开首或结尾,而说唱相间运用的,仅见宋·赵令 《元微之崔莺莺商调蝶恋花》一种。调为商调,曲牌为[蝶恋花],开首序文介绍全篇大意,然后是一段唱接一段说,敷演故事,直至篇尾。

☚ 太保书   鼓词 ☛
鼓子词

026 鼓子词

兴起于宋代的一种说唱形式。因击鼓唱词而得名。初为一个词调反复咏唱多段唱词,尚属歌曲形式。内容多咏物抒怀,如北宋欧阳修的《十二月鼓子词·渔家傲》、吕渭老的《圣书鼓子词·点绛唇》等。后渐用于叙述故事,有说有唱,才发展为名符其实的说唱艺术。今存北宋赵令畤所作《崔莺莺商调蝶恋花词》,即是一部成熟的鼓子词作品,它由散文讲说与词调歌唱相间而成。篇中开头说:“……调曰商调,曲名蝶恋花,句句言情,篇篇见意。奉劳歌伴,先定格调,后听芜词。”以下各段起唱前均说:“奉劳歌伴,再和前声”。可知其表演除一人说唱外,另有“歌伴”者若干,兼管和唱及乐器伴奏。

☚ 俗讲   诸宫调 ☛
鼓子词

鼓子词

宋代说唱艺术。由散韵两部分组成:散文叙述一段故事,韵文随之歌咏。韵文各段系用同一曲调重复唱之,以鼓节拍。如赵令畤《蝶恋花鼓子词》,即用商调蝶恋花同一曲调咏唱各段韵,与散文相配敷演张生莺莺故事;第一段散文末尾有“奉劳歌伴,先听格调,后听羌词”以开场,最后一段散文末尾有“复成一曲,缀于传末”,中间各段散文末尾则均有“奉劳歌伴,再和前声” 之语。以鼓节拍,管弦乐伴奏。

☚ 叫果子   莲花落 ☛
鼓子词

鼓子词

为宋代的曲艺形式。这种形式因以固定的单一曲调反复演唱,用鼓作伴奏而得名。宋代的鼓子词有抒情的和叙事的两种。抒情性的如北宋时欧阳修所作《十二月鼓子词》,是用〔渔家傲〕这一词牌反复唱十二遍,分别咏赞十二个月的景色;更短的如《金陵府会鼓子词》只用一首〔新荷叶〕词牌姚述尧的《圣节鼓子词》只用〔减字木兰花〕连唱二遍等。这些作品属抒情咏景性的。叙事性的鼓子词主要出自民间,如赵令畤的《元微之崔莺莺商调蝶恋花》讲述张生与崔莺莺故事的鼓子词,形式为说唱相间:说白引用唐代作家元稹的《莺莺传》原文,唱词则用〔商调蝶恋花〕词牌的曲调反复演唱十二遍穿插其中。据作者赵令畤在开篇中透露,这首鼓子词至此之前就已经在民间演唱。另外,在《清平山堂话本》中收有《刎颈鸳鸯会》一篇,有人认为也是宋代旧作,这篇作品也是以说白叙事,以〔商调醋葫芦〕词牌曲调进行描绘。

☚ 说话   唱赚 ☛

鼓子词gu zi ci

form of dagu in the Song Dynasty

鼓子词gu zi ci

drum lyrics (a form of folk art,usually sung accompanying drum music)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4 18:12: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