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合国约翰内斯堡会议
联合国为了解决人类面临的严重生态环境问题,于2002年8月26日至9月4日在南非的约翰内斯堡召开的国际会议。是继1972年6月在瑞典首都斯德哥尔摩召开的联合国 “人类环境会议” 和1992年6月在巴西里约热内卢召开的联合国环境与发展会议后,召开的第三次世界范围的重要会议。这次大会的历史作用在于继续落实联合国环境与发展会议确定的正确方向,推动世界各国和人民在可持续发展的道路上继续前进。包括104个国家元首和政府首脑在内的192个国家的代表出席了会议。会议最后通过了 《执行计划》 和 《政治宣言》 两个基本文件。这是在1992年联合国里约热内卢环境与发展会议召开后,又召开的一次具有广泛影响的会议,表明人类在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上又向前迈出了一步。
1992年的联合国里约热内卢会议制订了 《21世纪议程》,使世界各国对可持续发展达成了共识,确立了人类社会要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目标。经过10年来的实践,可持续发展的观念日益深入人心,可持续发展战略已经成为众多国家努力的目标。根据联合国的统计,至此全世界已有6000多个城(镇) 制订了 “地方21世纪议程”,有一些国家还制订了国家级21世纪议程。中国政府于1994年就率先制定了世界上第一部国家级的可持续发展战略,即 《中国21世纪议程——中国21世纪人口、环境与发展白皮书》,在国际上产生了巨大的影响。说明人类在正确处理发展与环境的关系上,朝着可持续发展的方向已经迈出了可喜的步伐。但是,联合国里约热内卢会议召开后的10年来,世界在自然资源的合理利用、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上的情况还存在较大差距。特别是在经济利益目标的驱使下,有些地区的经济虽然取得了快速发展,但也带来了自然资源消耗严重的问题; 有些地区则由于贫困问题的存在,使自然资源仍然处在一种掠夺性使用的状况。这些问题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可持续发展和保护生态环境目标的实现。要实现合理利用资源又不损害自然生态环境,从而实现可持续发展,依然是一个巨大的挑战。
这次会议的召开取得了重要的成果。会上围绕《21世纪议程》 的进一步实施,经过广泛的讨论,通过了长达65页的 《执行计划》,其中在水、渔业资源、健康、生物多样性、农业、能源等各个领域都确定了具体的行动目标。同时,会上也通过了一个 《政治宣言》,这既是各国把计划化为行动的最高政治承诺,也是各国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决心和意志的表现。我国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正面临着发展经济和保护环境的双重任务。我国政府十分重视这次大会,朱镕基总理率领中国政府代表团出席了这次会议,并在大会举行的各国首脑会议上作了重要发言,向全世界阐明了中国政府坚持可持续发展的立场和促进实现可持续发展的主张。指出中国高度重视可持续发展,经过10年的艰苦努力,可持续发展战略已贯穿于中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各个领域。近10年来,中国的国内生产总值增长了1.58倍,人口过快增长的势头得到控制,自然资源保护与管理得到加强,环境污染治理和生态建设也加快了步伐。经过长期探索,已经找到中国特色的发展模式。在这次会议上,朱镕基总理宣布中国已经核准 《京都议定书》,充分体现了中国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诚意和努力。
2002年召开的约翰内斯堡会议,进一步反映了全世界人们对保护生态环境的认识和决心,也反映了人们对环境与发展相结合的客观规律性的认识过程,同时也预示了世界共同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光明远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