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黄吉安 |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
释义 | 黄吉安1836—1923,一作1924四川成都人 黄吉安
黄吉安爱国的川剧家黄吉安 邹趣涛 龙门阵1981年1辑 黄吉安 黄吉安1836—1924戏曲作家。四川成都人。曾做幕僚多年,后认识到清王朝的腐败和帝国主义的残暴,毅然离开幕吏生活。66岁才开始从事川剧写作,在20多年里,创作和改编了80多部剧本、20多种扬琴唱曲。所写剧本题材广泛,大都适合上演。剧作有对历史上的暴君、权臣的无情揭露和鞭挞,有对古代的忠义之士和民族英雄的热情歌颂,有对被压迫、被侮辱的妇女的深切同情。剧作富于讽喻性,文字晓畅,雅俗共赏,深受观众喜爱,其剧本被称为“黄本”。歌颂文天祥坚持民族气节的《柴市节》,揭露封建专制制度本质的《闹齐庭》,以及《金牌诏》《杜十娘》等,都有较高的成就。 ☚ 王闿运 樊增祥 ☛ 黄吉安 黄吉安1836—1924名云瑞,号余僧。出生于安徽寿春,后徙湖北江夏,继又迁居四川成都。两应秀才试不中。曾作幕僚三十余年。六十六岁才开始戏剧创作活动,撰写和改编川剧剧本八十余种、扬琴唱本二十余种。其中《闹齐廷》暴露封建伦理道德的虚伪, 《杜十娘》、《春陵台》对被压迫、被侮辱妇女表示深厚同情, 《柴市节》歌颂民族英雄文天祥, 《江油关》抨击降敌求荣的马邈,都较为成功。为近代川剧改革运动中的重要作家。1960年出版《黄吉安剧本选》。 ☚ 杨思寿 金德辉 ☛ 黄吉安 四川成都人。曾充幕宾多年。六十五岁左右开始戏曲创作。撰有川剧剧本八十余种、扬琴唱本二十余种。语汇丰富,雅俗共赏,被称为“黄本”。力求以戏剧为改良社会的武器,所作《断双枪》主张戒除烟毒,《凌云步》反对妇女缠足。《江油关》、《柴市节》等有较高的艺术成就。 黄吉安1836~1924戏曲作家。名瑞云,别号余僧,成都人。为谋生计,遂投笔从军,在军中做文书工作。30岁后做幕宾多年,晚年回成都,从事戏曲创作,并得四川巡警道周孝怀的支持,进行戏曲改良,到 “戏曲改良公所” 专门创作和整理剧本。一生创作川剧剧本80余种、扬琴唱本20余种,题材广泛,集文学性、舞台性于一体,且富有人民性和爱国思想。其剧本和曲本被誉为 “黄本”,对川剧发展影响大,是川剧史上的一代大师。其代表性川剧剧本有 《柴市节》、《三尽忠》、《金牌诏》、《忠烈图》、《鞭督邮》、《绵竹关》、《九里堤》、《青囊恨》、《江油关》、《闹齐庭》、《春陵台》、《木兰从军》、《百宝箱》、《邺水投巫》等。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出版有 《黄吉安剧本选》 (上。下集)。 黄吉安 黄吉安1836~1924名云僧,号余僧。寿县人。早年迁居江夏,后定居成都。读书多涉猎笔记野史,酷爱戏曲。曾为幕僚。1901年开始戏剧创作,以历史故事和民间传说为题材,创作川剧剧本80多个,扬琴唱本20个,世称“黄本”。1960年,四川人民出版社出版了《黄吉安剧本选》,收入《闹齐宫》、《江油关》、《柴市节》、《百宝箱》等18个剧本。 ☚ 毕仲远 孙毓筠 ☛ 黄吉安1836—1924近代川剧著名作家。四川成都人。曾作幕宾多年,六十六岁开始创作。作有川剧剧本八十余种和扬琴唱本二十余种,人称“黄本”。其中抨击马邈降敌求荣的《江油关》;歌颂文天祥民族气节的《柴市节》 等, 有较高成就。 |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