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需要层次论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需要层次论 需要层次论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1908—1970)提出的一种需要理论。他认为,人的需要可分为五个层次,它们由低级到高级分别为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归属与爱的需要、尊重的需要和自我实现的需要。各级需要层次的产生和个体发育密切相关,婴儿期主要是生理需要占优势,而后产生安全需要、归属需要;到了少年、青年初期,尊重需要日益强烈。青年中晚期以后,自我实现的需要占优势。每一时刻占优势的需要支配着一个人的意识,成为他行为的核心力量,已经满足的需要,就不再是行为的推动力量。他还认为,较低层次的需要基本得到满足后,较高层次的需要才会产生,需要呈波浪式由低级向高级发展。 ☚ 霍妮的女姓心理学理论 自我实现的人 ☛ 需要层次论行为科学关于激励动机的一种理论。亦称基本需要论。由美国的心理学家、行为科学家马斯洛在1943年提出。马斯洛把人的需要分为下列五种:(一)生理的需要,指衣、食、住、性的满足和医疗保健等,是维持生存的需要。(二)安全的需要,包括劳动条件和职业的安全保障、住所和财产的安全、社会保险等。(三)社交的需要,亦称爱的需要,包括爱情、感情、归属某个团体、与同事间的友好融洽关系等。(四)尊重的需要,指自尊、尊重他人和他人对自己的尊重,对地位、权力、声誉的追求等。(五)自我实现的需要,指实现自己的理想和抱负,充分发挥人的才能,获得成就等。马斯洛认为,上述基本需要构成从低到高的层次。一般人是从满足低层次的需要开始,进而再追求更高层次的需要,并成为驱动行为的动力,只有对人的高一级需要的满足,才能提高其积极性。如果获得了高层次的需要,却没有低层次的需要,则可能牺牲高层次需要去追求低层次需要。但是马斯洛也认为这些只是对需要满足的一般模式,有些人则可能为了高级需要而抑制低级需要。需要层次论对于研究需要、动机和行为的规律,调动人的积极性等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引起心理学家和行为科学家的广泛注意。但是它过分强调个人的需要和个人价值的实现,忽视需要的社会性因素,具有一定的局限性。 需要层次论 需要层次论Xuyao cengci lun关于人类需要结构的一种理论。美国心理学家亚伯拉罕·马斯洛在40年代初提出。最初,该理论将人类需要分为呈层次出现的5类: 人类基本需要 ☚ 教师的奖惩 X理论—Y理论 ☛ 需要层次论一种影响较大的动机分类理论。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A.Maslow)20世纪50年代提出。认为人的价值体系中存在着不同层次的需要,这些需要排成一个金字塔形的系统。人有各种各样的需要,可归纳为五个层次(见图)。高层需要的发展基于低层次需要的满足。高层需要对社会有较大的价值。 需要层次论 需要层次论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把人们的需要分成五个层次,主要是: ☚ 工作激励 双因素论 ☛ 需要层次论 需要层次论指西方心理学家提出的人的基本需要可以从低级到高级划分为不同层次的理论。需要层次的具体划分,各不相同。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提出人有五个层次的需要,即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社交需要、尊重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如下图所示: ☚ 通路——目标模式 成就需要论 ☛ 需要层次论hierarchical theoryof need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提出的一种需要理论。它既是人本主义心理学的动机理论,又是自我实现心理学的主要理论基石。早在1943年就提出人类动机理论的雏形,1954年正式提出需要层次理论(五个层次),1962年提出七个层次,1970年又归结为五个层次(省略认知与美两种)。其理论要义认为需要是动力产生的基础,动机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内在动力。人的需要具有似本能的性质,是多样性需要的综合体。人的需要按其内容排成一金字塔形阶梯,共分为两大类:(1)基本需要(或匮乏需要),指个体不可缺少的普遍的生理和社会需要,包括生理需要(如食物、空气、水、性等)、安全需要(如回避危险、恐惧等)、归属与爱的需要(如社交、归属、亲友之爱等)、尊重需要(如自尊、名誉、地位、威信等); (2)成长需要(或心理需要、超越性需要、存在需要),指由个体自身的健康成长和自我突现趋向所激励的需
需要层次论 需要层次论hierarchical theory of need美国马斯洛首先提出的心理学学说。马斯洛先将人类的需要分成由低到高五个层次: (1) 生理需要,指性、衣、食、住等方面的生存要求;(2) 安全需要,指免遭危险和威胁的需要;(3) 社交需要,指人的“归属与爱”的需要,希望从属于某一团体或组织,得到同事的友谊和互助;(4) 尊重需要,指自尊心、荣誉感等;(5) 自我实现需要,指成就欲,个人抱负得到满足。认为人的需要由低到高逐级上升,只有较低层次的需要基本得到满足后,较高层次的需要才会成为追求的主要目标,只有未满足的需要才具有激励作用。 ☚ 图式理论 詹姆斯-朗格情绪理论 ☛ 需要层次论 需要层次论美国马斯洛首先提出的一种心理学学说。马斯洛先将人类的需要分成由低到高五个层次: 即第一生理需要,指性、衣、食、住等方面的生存要求;第二安全需要,指免遭危险和威胁;第三社交需要,指人的“归属与爱”,希望从属于某一团体或组织,得到同事的友谊和互助;第四尊重需要,指自尊心、荣誉感等;第五自我实现需要,指成就欲,个人抱负得到满足。认为人的需要由低到高逐级上升,只有较低层次的需要基本得到满足后,较高层次的需要才会成为追求的主要目标,只有未满足的需要才具有激励作用。 ☚ 联结主义心理学 团体动力学 ☛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