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鹄奔亭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鹄奔亭 鹄奔亭亦题《苏娥》。三国魏志怪小说。曹丕撰。原载《列异传》。见《文选》卷三十九江淹《诣建平王上书》“鹄亭之鬼,无恨于灰骨”注引、《太平御览》卷一九四、《北堂书钞》卷七十九。鲁迅《古小说钩沉》。郑学弢《列异传等五种》皆辑录。是一则女鬼诉冤的著名公案故事,记汉时交趾刺史周敞平苏娥冤情。故事如下:“苍梧广信女子苏娥,行宿高要鹄奔亭,为亭长龚寿所杀,及婢致富。取其财物埋致楼下。交趾刺史周敞行部宿亭,觉寿奸罪,奏之,杀寿。”此情节较简,原引乃出谢承(三国吴人)《后汉书》,作“鹊巢亭”。注末云:“《列异传》曰鹄奔亭。”《古小说钩沉》所录者系谢承《后汉书》文。据范晔《后汉书》无周敞(《汉书·李寻传》载有哀帝时周敞为掾、《孔安国传》载有成帝时侍御史周敞,然皆非谢承书之周敞),谢承前,《风俗通义》亦记有此事,曰“汉何敞为鬼苏珠娘,按诛亭长龚寿。”何敞为东汉元帝、章帝时人,其“性公正”(《后汉书》卷七十三),曾“举冤狱以《春秋》义断之”,则是一位清官。何敞断苏娥鬼讼为冤鬼报仇事,《搜神记》卷十六《苏娥》所记特详。本篇,谢承《后汉书》所记漏录鬼讼事,《列异传》原文应有此讼事,否则不得为“序鬼物奇怪”也。《搜神记》所记即取自《列异传》。其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详见《苏娥》(干宝的)条。 ☚ 栾侯治蝗 苏娥 ☛ 鹄奔亭 鹄奔亭即《苏娥诉冤记》。 ☚ 苏娥 秦巨伯 ☛ 鹄奔亭 鹄奔亭中国古代神话。清张海鹏《学津讨原》本卷一六:“汉九江何敞,为交趾刺史,行部到苍梧郡高要县,暮宿鹄奔亭。夜犹未半,有一女从楼下出,呼曰:‘明使君,妾冤人也!’须臾,至敞所卧床下跪曰:‘妾姓苏名娥,字始珠,本居广信县,修里人。早失父母,又无兄弟,嫁与同县旋氏。薄命夫死,有杂缯帛百二十匹,及婢一人,名致富。妾孤穷赢弱,不能自振,欲之旁县卖缯,从同县男子王伯赁牛车一乘,直钱万二千,载妾并缯,令致富执辔,乃以前年四月十日,到此亭外。于时日已向暮,行人断绝,不敢复进,因即留止。致富暴得腹痛,妾之亭长舍,乞浆取火。亭长龚寿,操戈持戟,来至车旁,问妾曰:‘夫人从何所来?车上所载何物?丈夫安在?何故独行?’妾应曰:‘何劳问之。’寿因持妾臂曰:‘少年爱有色,冀可乐也。’妾惧怖不从,寿即持刀刺胁下,一创致死。又刺致富,亦死。寿掘楼下合埋,妾在下,婢在上,取财物去。杀牛烧车,车釭及牛骨,贮亭东空井中。妾既冤死,痛感皇天,无所告诉,故来自归于明使君。’敞曰:‘今欲发出汝尸,以何为验?’女曰:‘妾上下著白衣,青丝履,犹未朽也。愿访乡里,以骸骨归死夫。’掘之果然。 ☚ 铸九鼎 嵇康 ☛ 鹄奔亭民间神话传说。相传汉代何敞为交州刺史时,宿鹄奔亭。半夜有一女子向他诉冤,说她路过此亭时,被亭长龚寿杀害,埋在亭楼下。何敞第二天命令掘地,果然挖出一女尸。于是把龚寿逮捕正法。见晋干宝《搜神记》十六。后常用“鹄奔亭”作为平反冤狱、为民请命的典故。《文选》三九南朝梁江淹 《诣建平王上书》:“仰惟大王少垂明白,则悟丘之魂,不愧于沈首; 鹄亭之鬼,无恨于灰骨。”鹄亭即鹄奔亭,在今广东省肇庆市南。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