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名物 > 醫藥類(下) > 成藥部 > 丸 > 七味都氣丸 > 都氣丸 都氣丸 dūqìwán 都气丸《症因脉治》卷三方。又名都炁丸、七味都气丸。熟地黄三两半,山萸肉、干山药(微焙)一两七钱,牡丹皮、白茯苓、泽泻(去毛)各一两三钱,五味子一两。为细末,炼蜜为丸,梧桐子大,每服五十至七十丸,空腹时淡盐汤或临卧时温酒送下。功能补肾敛肺。治肾虚咳喘;亦治呃逆,滑精等症。 都气丸 《张氏医通》卷十六【组方药物】 熟地黄104克 山萸肉 干山药(微焙)各52克 牡丹皮 白茯苓(去皮) 白泽泻(去毛)各40克 五味子30克 【制剂用法】 上药7味为末,炼白蜜丸,如梧桐子大。每服50~70丸,空腹时用淡盐汤,临卧时用温酒送下。 【主要功效】 补肾敛肺。 【适应病证】 肾水不固,咳嗽滑精。 都气丸dūqìwán《张氏医通》卷十六方。又名都炁丸、七味都气丸。熟地黄、山茱萸、山药、泽泻、牡丹皮、茯苓、五味子。蜜丸, 每服三钱, 淡盐汤送服。功能滋肾纳气。治肾虚气喘、呃逆等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