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都水使者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都水使者

都水使者

官名。秦有都水长丞,主掌“陂池灌溉,保守河渠”。西汉太常、大司农、少府、水衡都尉及三辅均置此官。汉武帝以都水官多,乃置左右都水使者各一人。哀帝时罢置。东汉省都水,以其职属郡国,又置河隄谒者五人。晋以后复置。南北朝宋省都水台置水衡令,梁改称太舟卿,其余多置,或称都水使者,或称都水台使者。北周有司水中大夫一官,职同。隋代曾改称都水监或都水令。

☚ 水衡都尉   尚书省 ☛
都水使者

都水使者

官名。晋代始置。隋唐为都水监长官。宋元丰改制始置,仍主掌都水监,并负责全国河渠堤堰疏凿修浚事。参见“都水监。”

☚ 都水监   司天监 ☛

都水使者

官名。西汉始置。隋唐为都水监长官。置二人,正五品上。武则天时曾改名水衡都尉,不久复旧称。其职为负责保护关津,修治河渠舟楫,以通漕运及灌溉等。

都水使者

官名。汉代设置,掌水利工程、河道堤防等事务。《汉书·百官公卿表》:太常属官有都水长及丞。《唐六典》载:汉成帝以都水官多,置左右使者各一人。东汉置问堤谒者,晋又置都水使者,而以河堤谒者为其所属。南朝梁改都水使者为大舟卿,北朝至隋刚称都水台,唐宋称都水监,明清归并工部都水司。都水使者之名不再使用。

都水使者

都水使者

官名。晋代始置。其后隋、唐、宋代亦沿置。掌治水舟桥等事。《晋书·职官志》: “都水使者: 汉水衡之职也。汉又有都水长、丞,主陂池灌溉,保守河渠,属太常,汉东京省都水置河堤谒者,魏因之。及武帝省水衡,置都水使者1人,以河堤谒者为都水官。”隋、唐、宋设都水监。置都水使者以主其政令。

☚ 都船丞   都水监丞 ☛
都水使者

都水使者

官名。《汉书·百官公卿表》王先谦补注: “都,总也,谓总治水之工,故曰都水。” 秦设有都水长丞,掌陂池河渠事。西汉太常、少府、水衡都尉和三辅皆设其名。汉武帝时以都水官多,乃置左、右都水使者以领之。东汉凡都水皆置之,并置河堤谒者 晋、宋及齐复置都水使者,领都水台,掌舟船水运。梁天监时期改大舟卿,掌航运、河堤。后魏、北齐复置都水使者。

☚ 水衡都尉   殿中监 ☛
都水使者

都水使者

官名。汉武帝时设此官以统率都水官, 主管灌溉和水利,有左、右都水使者。东汉改置河堤谒者,晋复置都水使者,掌舟船及水运事务, 而以河堤谒者为都水官属。南朝梁曾改都水使者为大舟卿, 为卿寺之一。北朝则置都水台, 隋、唐、宋后俱称都水监, 主官亦或称使者, 职掌河渠、津梁、堤堰等事务。参见“都水长”

☚ 都水丞   水司空 ☛

都水使者dū shuǐ shǐ zhě

 官名。汉朝始设此官,掌管池沼灌溉,保守河渠,为都水官之长。秦设都水长、丞,汉少府、水衡都尉等都设都水官,因都水官太多,汉武帝设都水使者为统率。东汉设河隄谒者,不设使者。魏设使者。晋置都水使者,河隄谒者为其属官。隋称都水监。唐有时称监,有时称使者。宋朝也是这样。见《汉书·百官公卿表上》、《晋书·职官·都水使者》、《隋书·百官下》、《旧唐书·职官三·都水监》、《宋史·职官五·都水监》,参看"都水"条。

都水使者

官名。西汉置,总领三辅都水官,分设左、右。东汉罢。晋置为都水台长官,四品。南朝宋初废,不久复置;梁、陈改名为太舟卿。北魏、北齐亦置,官从五品。隋置,为都水台长官,后更名为都水监,炀帝时复旧,寻改名为令。唐贞观年间置为都水监长官。高宗龙朔二年(662)改名为司津监,咸亨元年(670)复旧。武则天光宅元年(684)改名为水衡都尉,中宗神龙元年(705)复为使者,置员二人,分总其事,正五品上。五代沿之。

都水使者

官名。秦有都水长丞,主管陂池灌溉,保守河渠。汉太常、少府、水衡都尉和三辅皆设此官。汉武帝裁并各都水,乃置左右都水使者各一人管辖之。东汉都水官改属郡国,晋以后设都水台,隋唐改台为监,宋代将都水事归工部掌管,后复置都水监,皆以使者为长官。元因之,明清置都水司,归工部。

都水使者

官名。汉武帝时始设,为总领各都水长之官。《汉书·百官公卿表》王先谦补注:“都,总也,谓总治水之工,故曰都水。”晋以后为都水台的主官,隋以后改都水台为都水监,唐代的都水监犹以都水使者为其主官。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4 14:18: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