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鸿胪井刻石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鸿胪井刻石唐代碑碣。原位于大连市旅顺口区黄金山北麓。刻石大如驼。刻石上刻有楷书“敕持节宣劳靺羯使鸿胪卿崔忻井两口永为记验开元二年五月十八日”,三行29个字。刻石记述了在唐睿宗先天二年 (开元元年),派遣郎将崔忻(新旧《唐书》忻作诉),以鸿胪卿身份,前往震国都城,册拜其王大祚荣为左骁卫员外大将军,渤海郡王,仍以其所统为忽汗州,加授忽汗州都督。自此,渤海国成为唐王朝一个地方行政机构。崔忻完成册拜使命后,于开元二年(714年)返国途经都里镇(今旅顺),为记此行,颂其功德,在黄金山下凿井勒石以为 “记验”。1895年中日甲午战结束后,清末山东登来青丘备道刘含芳回防旅顺见到刻石,为鸿胪刻石建石亭,并在刻石铭文左侧加刻五行楷书小字,共67个字。1905年日俄战争结束后,旅顺大连沦为日本殖民地。日本海军旅顺镇守府司令长官富岗定恭,将刻石盗运日本,将石亭拆除,另立一块石碑,碑阳刻有 “鸿胪井之遗迹”六个字。鸿胪井刻石是研究唐王朝与渤海之间友好关系的重要实物资料。现藏于日本宫内省怀天府。 鸿胪井刻石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