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鱼丽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鱼丽yú lì古代一种战阵,也泛指军阵。胡皓《大漠行》:科斗连营太原道,鱼丽合阵武威川。韩愈《喜雪献裴尚书》:阵势鱼丽远,书文鸟篆奇。 鱼丽 鱼丽《诗经·小雅》篇名。《毛诗序》云:“《鱼丽》,美万物盛多,能备礼也。”《齐诗》以为思古忧时之作,不确。今人有以为捕鱼之人妒羡君子鱼酒之多,作此诗刺之,亦属臆想。周代乡饮酒礼、燕礼均歌此诗,可证其尝用作燕飨之乐歌。全诗六章,三章章四句,三章章二句。描写与歌颂贵族鱼多酒美、物质丰富。重章叠唱,结构简单。惟前三章有二字句、三字句,后三章每章只二句,为《诗经》中所少见。 ☚ 出车 南有嘉鱼 ☛ 《鱼丽》鱼丽于罶,(一) 鱼儿游进了鱼篓, 鲿鲨。鲿鱼、鲨鱼多头。 君子有酒,那个人儿有酒, 旨且多。美而又多啊! 鱼丽于罶,鱼儿游进了鱼篓, 鲂鳢。鲂鱼、鳢鱼多头。 君子有酒,那个人儿有酒, 多且旨。多而又美啊! 鱼丽于罶,鱼儿游进了鱼篓, 鰋鲤。鰋鱼、鲤鱼多头。 君子有酒,那个人儿有酒, 旨且有。(二) 美而丰富啊! 物其多矣,食品真是多样啊, 维其嘉矣! 又是那么美好啊! 物其旨矣,食品真是美好啊, 维其偕矣! 又是那么齐全啊! 物其有矣,食品真是丰富啊, 维其时矣! 又是那么合时啊! 注 释 (一)毛亨:“丽,历也。” 朱熹:“罶,以曲薄为笱,而承梁之空者也。” (二)戴震:“按:有,犹备也。义进于多。后三章曰嘉、曰旨,皆美也。曰偕、曰有,皆备也。多贵其美,美贵其备,备贵其时。酒之备,谓诸酒。物之备,谓水陆之羞。” 注 音 丽li 离 罶liu柳 鲿chang尝 鲨sha沙 鳢li礼鰋yan偃 鱼丽鱼丽于罶,鲿鲨。①君子有酒,旨且多。② 鱼丽于罶,鲂鳢。③君子有酒,多且旨。 鱼丽于罶,鰋鲤。④君子有酒,旨且有。⑤ 物其多矣,维其嘉矣。⑥ 物其旨矣,维其偕矣。⑦ 物其有矣,维其时矣。⑧ 【注释】 ①丽(li离):通“罹”,遭遇,落入。罶 (liu柳):捕鱼的竹篓子。鲿(chang常):今名黄颊鱼。鲨:又名吹沙,一种体圆而有黑点的小鱼。②旨:味美。③鲂(fang房):形似鳊鱼,银灰色。鳢(li里):黑鱼。④鰋(yan偃):今名鲶鱼。⑤有:《诗集传》:“有,犹多也。” ⑥嘉:善。⑦偕:与“嘉”同义。王引之《经传述闻》:“《广雅》:‘皆,嘉也。’ ‘皆’与‘偕’古字通。”一训俱,齐备。⑧时:应时,时鲜。 【译文】 鱼儿进了鱼篓,鲿鱼鲨鱼一条条。君子有美酒珍馐,醇美而又盛多。鱼儿进了鱼篓,鲂鱼鳢鱼一条条。君子有美酒珍馐,盛多而又醇美。鱼儿进了鱼篓,鰋鱼鲤鱼一条条。君子有美酒珍馐,醇美而又盛多。各种佳肴真不少啊,它是多么美好啊。各种佳肴味真美啊,它是多么齐备啊。各种佳肴多又全啊,它是多么时鲜啊。 【集评】 《毛诗序》:“《鱼丽》,美万物盛多能备礼也。文武以天保以上治内,采薇以下治外,始于忧勤,终于逸乐,故美万物盛多,可以告于神明矣。”(《十三经注疏·毛诗正义》卷九) 宋·朱熹:“按仪礼多饮酒及燕礼,前乐既毕,皆闲歌鱼丽,笙由庚,歌南有嘉鱼,笙崇丘,歌南山有台,笙由仪。言一歌一吹也。然则此六者,盖一时之诗,而皆为燕飨宾客上下通用之乐。”(《诗集传》卷九) 清·方玉润:“此诗本无意义,不过极言肴馔之多且美,故宴飨可以通用。”(《诗经原始》卷九) 今·陈子展:“《鱼丽》,妒羡君子鱼酒旨多,生活美富之诗。……此诗当为小人刺君子之诗,君子竟被此民间歌手瞒过,反以为美。”(《诗经直解》下册,复旦大学出版社,1983年版) 【总案】 这是写贵族宴飨宾客的诗。诗中描写了贵族所享用的佳鱼和美酒,品种繁多,常备不缺,反映了当时贵族生活的奢华。从另一面我们可以看到捕鱼的劳动人民的辛劳和艰苦。在《仪礼》中的“分饮酒”和《燕礼》中都唱这首歌,可见此诗后来成为燕飨通用的乐歌。 鱼丽鱼丽于罶, 鲂鳢; 君子有酒, 多且旨。 鱼丽于罶, 𫚢鲤; 君子有酒, 旨且有。 物其多矣! 维其嘉矣! 物其旨矣! 维其偕矣! 物其有矣! 维其时矣! 这是一首西周时期奴隶主贵族宴请宾客时,演奏并演唱的乐歌。西周兴盛时期,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和周王朝统治地位的巩固,出现过比较繁荣的社会景象,奴隶主贵族的生活也因之日趋于腐朽。小雅中一些描写奴隶主贵族宴饮享乐的诗,象《鱼丽》、《湛露》、《宾之初筵》等诗篇,或是毫无批判地、或是多少含有批判的反映了他们豪奢、享乐的生活。而《鱼丽》则属于毫无批判、单纯赞美的乐歌。全诗共六章,前三章是主歌,即歌唱的主体部分; 后三章是副歌,也就是颂歌部分。 主歌部分,每章开头用“鱼丽于罶,……”起兴,借此引出要歌咏的奴隶主宴飨之词。因此,诗歌一开始就生动地描写出,落入捕鱼竹篓里的活鱼,历历绿绿地跳跃着,而且鱼类的品种繁多,有黄颊鱼、鲨鱼、鳊鱼、黑鱼、鲶鱼、鲤鱼等各种时鲜品种。然后借此引出联想:“君子有酒,……”,具体形象地描绘出奴隶主贵族正在大飨宾客。宴席上有满坛满罐的清香四溢的醇酒; 有一桌一桌的美味丰盛的菜蔬佳肴。这种“樽罍溢九酝,水陆罗八珍” (白居易· 《轻肥》) 使宾客馋诞欲滴的盛宴,简直是一幅贵族饮宴图。 副歌部分,则是对贵族老爷们的这种豪华的盛宴的大肆赞颂。不仅赞美了席上酒菜之丰盛、之精美、之常有不缺,“物其多”、“物其旨”、“物其有”; 而且用带有大肆吹嘘的语气,称之为“维其嘉”、“维其偕”、“维其时”,也就是说那席上的酒菜,不但要多,而且要精美可口; 不但要精美可口,而且要齐备; 不但要齐备,而且要时鲜。这无异于对他们的丰盛讲究的宴席给以近似疯狂的赞美。 西周的奴隶主贵族们,就是在这样的乐歌中狂饮大嚼。因而《鱼丽》一诗,也正是当时奴隶主贵族们豪华生活的具体而形象的反映。由于这些雅诗的作者,大都是统治阶级内部人物,因此,作者对比是艳羡的、是夸耀的、是赞美的; 当然,不可能有什么批判。但是《诗经》的这种现实主义的创作手法,却把当时奴隶主贵族的寄生生活的丑态,维妙维肖地呈现于读者面前,在客观上起到一定的暴露作用。对我们了解西周社会奴隶主贵族们的生活情况,有一定的历史价值。 复叠的修辞是《诗经》艺术手法最突出的一个特征。一反一复,两拍节奏,此唱彼和,这样的旋律的作用可以增强语言的表达效果。本诗的作者就是把“有、多、旨”三个词语,与“君子有酒”,旨且多”、“君子有酒,多且旨”、“君子有酒,旨且有,以及“物其多矣,维其嘉矣”、“物其旨矣,”维其偕矣”、“物其有矣,维其时矣”等。由于这样反复歌唱,不但增强了诗歌语言的节奏感,适合于音乐伴奏,而且把作者无限艳羡、赞美之情,也淋漓尽致的表达出来了。同时,又不自觉地把奴隶主贵族们,对美酒、佳肴,要有、要多、要香的贪婪丑态,更活灵活现地勾画出来,在客观上收到了较为强烈的表达效果。 鱼丽诗经·小雅 鱼丽于罶,鲿鲨。君子有酒,旨且多。 鱼丽于罶,鲂鳢。君子有酒,多且旨。 鱼丽于鲿,鰋鲤。君子有酒, 旨且有。 物其多矣,维其嘉矣。 物其旨矣,维其偕矣。 物其有矣,维其时矣。 这是一首贵族宴飨宾客的诗,诗中盛赞肴酒的多且美,又推广到“美万物盛多”(诗序),故后来成为“燕飨通用之乐歌”(朱熹集传)。 诗六章,明显地分为前后两部分。前三章章四句,具体地渲染主人设宴的丰盛,可视为诗的主歌。诗人没有描绘宴会的全景,笔墨只集中在鱼、酒的鲜美与丰富上,我国古代的饮食文化中,鱼与酒皆占有重要地位。鱼乃美食,孟子说起“鱼,我所欲也”,是津津乐道的;冯谖没吃上鱼还和孟尝君闹过意见。诗经中提到酒的地方,竟有五十余处之多,“君子有酒”成为豪言,见于三首诗中。直到宋代的苏轼还说是“有客无酒,有酒无肴。月白风清,如此良夜何!”(《后赤壁赋》)非得“携酒与鱼,复游于赤壁之下”不可。而《鱼丽》诗中正是客、酒、肴三全其美。“鱼丽于罶”是兴兼,有以鱼入篓譬喻留客之意,那么而宴会本来多鱼,则“鱼丽于罶”又使人联想到在鱼篓里毕剥活跳的鲜鱼,唯其鲜,其味更美。三章中每章并列两种鱼名:鲿呀鲨呀,鲂呀鳢呀,鰋呀鲤呀,全是夸口的语气。已间接地、形象地写了鱼肴的“旨且多”。下面则说“君子有酒,旨且多”。写鱼形象而具体,写酒概括而直接,正是实与虚,象与言的相互为用,相得益彰。三章反复间有鱼名变化,真令人目不暇接。这里虽无宴会场面的描写,但从那兴致勃勃的口气中,使人恍若目击“琉璃钟,琥珀浓,小糟酒滴真珠红。烹龙炮凤玉脂泣,罗帷绣幕围香风”(李贺)的觥筹交错的热闹场面。 后三章章二句,系抓住前三章中的三个重要的形容词:多,旨,有,又从具体的鱼酒推广到更大范畴的“物”,反复重唱,似乎是在赞美自然的赐予,又似乎在赞美人类的创造。这是诗的副歌。副歌往往是直接点出主题的,“物”既着眼于眼前食物又属意于万物,“物其多矣”、“物其旨矣”、“物其有矣”,三复斯言,突出了“美万物盛多”的主题。这几句须和《頍弁》中“尔酒既旨,尔肴既嘉”、“尔酒既旨,尔肴既时”、“尔酒既旨,尔肴既阜”对读,可知此诗中的旨、多、有、嘉、时等等形容词,是针对酒、肴双方而设,而此诗更有推美于一般物产之义。这组副歌在主歌基础上“重重再描一层”(方玉润),对这首宴飨诗章有着不可忽视的升华作用,它不只是反映贵族追求生活享受的狭隘意识,而在更高层次上反映了先民对于物阜年丰,和平安乐的祝愿,这种肯定的评价,不是拔高,而是指出它的深层应有之义。 作为一首歌诗,《鱼丽》的语言形式之美妙,是应予特别注意的。它似乎直接暗示了这诗的唱法。虽然诗经唱法失传,我们仍不难通过这种暗示,作出最佳唱法设计。先看主歌。由于是具体的形象的描绘,故每章诗句较副歌为多;又采用四二四三的长短句形式,明显地与合乐有关。尤值得注意的是由鱼名组成的二字句,这种短句在唐五代词里一般出现在“和声”,如《采莲子》中的“举棹”、“年少”,《竹枝》中的“竹枝”、“女儿”。因为短,便成为长句的间隙,宜用帮腔(即和声)唱法。由此可以假设推想,在宴会演唱《鱼丽》,众乐齐举,一人领唱道:“鱼儿落进笼鱼篓啊”,于是齐声应和:“鲿呀鲨呀”,该是多么动人。后两句也可照此一唱一和,唱来极有顿挫抑扬之妙,唱得众宾客情绪都上来了,于是杂然相和,满座尽欢。再看副歌,由于是点题和渲染,每章都很短,每句重音落在多、旨、有、嘉、偕、时等字眼上,句末都带一个语助“矣”,更重反复咏叹。此部最宜大合唱,甚至可用轮唱,把宴会的气氛推向欢乐的高峰。 鱼丽鱼丽于罶, 鲿、鲨。 君子有酒, 旨且多。 鱼丽于罶, 鲂、鳢。 君子有酒, 多且旨。 鱼丽于罶, 𫛨、鲤。 君子有酒, 旨且有。 物其多矣, 维其嘉矣! 物其旨矣, 维其偕矣! 物其有矣, 维其时矣! 很多鱼已被鱼笼捕捉住了,有扬鱼,有鲨鱼。君子那里有美酒,味道醇香而且数量很多。 很多鱼已被鱼笼捕捉住了,有鳊鱼,有黑鱼。君子那里有美酒,数量很多而且味道醇香。 很多鱼已被鱼笼捕捉住了,有鲇鱼,有鲤鱼。君子那里有美酒,味道醇香而且数量充足。 美味佳肴是那么多啊,它是那样地美好啊! 美味佳肴是那么香啊,它是那样地齐备啊! 美味佳肴是那么足啊,它是那样地新鲜啊! 这首诗通过对主人酒美且多,菜肴丰富鲜美的赞扬,表现了主人的盛情和客人的感谢之意。全诗六章,前三章,章四句,采用回环往复、重章迭唱的章法和句式,铺陈渲染鱼之多,酒之美; 后三章,章两句,亦用回环往复、重章迭唱形式,铺陈渲染菜肴的种类多,味道鲜美。当然写鱼、写酒、写佳肴的背后是为了烘托主人招待的殷勤厚意,极端的热情,而客人的感谢之意也就自然地表现出来了。一般来说,写诗写文章,由于铺陈渲染得淋漓尽致,往往就显得浅陋,而本诗由于只语不提主人如何如何盛情,更不丝毫涉及客人的感谢用语,而将双方的感情完全深藏于铺陈渲染的背后,使读者、听者于仔细玩味中得之,因而更显示出其内涵的丰富和表达方式上的含蓄,真可谓渲染与含蓄的巧妙统一。 由于这首诗是客人感谢主人盛情宴饮招待,因此后来很自然地就成为宴享时的乐歌。朱熹说它是“燕飨通用之乐歌”(《诗集传》),方玉润说它是“燕嘉宾也” (《诗经原始》),都有一定的道理,可惜他们只看到了流,而未究其源。至于 《毛序》谓其“美万物盛多,能备礼也。”并说“故美万物盛多,可以告于神明矣。”这似乎离诗之本意太远了。 鱼丽yú lì春秋时军阵名,后指战阵。卢象《送赵都护赴安西》:“风霜迎马首,雨雪事鱼丽。” 鱼丽 鱼丽〔原文〕 ☚ 杕杜 南有嘉鱼之什 ☛ 鱼丽古代作战的一种战阵。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