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匏六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匏六 【方源】: 方出《痧胀玉衡》卷上,名见《痧症全书》卷下。 【异名】: 三十八号噬嗑方(《杂病源流犀烛》卷二十一)。 【组成】: 泽兰 香附 桃仁 苏木 独活 白蒺末 山楂 乌药 【用法】: 水煎,微温服。 【主治】: 痧症类伤寒。 【临证举例】: 痧症类伤寒 车文显次子,恶寒发热十二日,昏迷沉重,不省人事,适余至乡,延余诊之。 见其面色红黑,十指头俱青黑色。六脉洪数。皆曰新婚燕尔,症必属阴。 余曰非也。 若以阴治,一用温补热药,殆迫其死矣。夫脉洪数者,痧毒搏激于经络也;十指青黑者,痧之毒血流注也;面色红黑者,痧毒升发于头面三阳也。 及视腿弯,痧筋若隐若现,放之微有紫黑血点而己。其父素知痧患,便云此真痧也。 奈前因暗痧莫识,数饮热汤,毒血凝聚于内,放之不出,将何以救之。 余用宝花散,晚蚕沙汤冷饮之,渐醒,痧筋复现于左腿弯二条,剌出紫黑毒血如注,乃不复如前之昏迷矣。但发热身重,不能转侧,肩背多痛,用此方微服之。渐能转运,犹身热不凉,大便不速,用卜子,麦芽、枳实、大黄、紫朴、桃仁煎汤温服,便通热减,后调补三月而痊。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