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原性心脏病
高原性心脏病发生于高原地区,多见于出生在青海,西藏高原,非世代居住本地区者的婴儿。由于高原空气稀薄,氧分压低,心脏搏出量代偿性增加; 又因缺氧时肺血管床收缩引起肺动脉压力持续性增高,右心室排血阻力加大,日久导致心力衰竭。同时缺氧使红细胞与血红蛋白代偿性增多,血粘稠度增加,也加重了心脏负荷,更促使心力衰竭的发生。临床表现以心力衰竭为主。病初厌食,烦躁,发育迟缓,病情加重时出现气急,浮肿,肝大。体格检查肺动脉第二音明显亢进,三尖瓣区可有关闭不全的吹风样收缩期杂音。胸部X线摄片见以右心室为主的心影扩大,肺动脉段突出,肺门阴影增深。心电图示右心室肥大及劳损。血红蛋白可增至16g/dl以上,红细胞增多。治疗以控制心力衰竭为主,移居平原地区能获痊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