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法定准备金率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法定准备金率Legal Reserve Ratio

中央银行为保护存款人和商业银行本身的安全、控制或影响商业银行的信用扩张,以法律形式所规定的商业银行及其他金融机构提取的存款准备金的最低比率。它是货币政策的三大工具之一。商业银行在吸收存款后,一般从中提取一定比例用于准备金,剩余部分才用于放款。在大多数国家,逐渐对准备金与存款的比率做出了强制性规定,即该比例不能低于某一法定数额。这是商业银行准备金与存款的最低比例,超过部分称为超额准备金率,该最低限额则称为法定准备金率。中央银行对法定准备金率的规定,最初是为了增强银行资产的流动性、降低商业银行的经营风险、保护存款人的存款安全; 以后逐渐把它作为控制信用规模和货币供给的货币政策工具。在经济高涨和通货膨胀时期,中央银行为了控制信用的过度扩张可以提高法定准备金率,它一方面减少商业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用于贷款的资金、另一方面使得货币乘数缩小,从而收缩银根、减少货币供给、抑制总需求; 反之,当经济处于衰退和高失业时期时,中央银行可以降低法定准备金率,以增加货币供给、刺激需求。

法定准备金率

又称“法定储备率”、“法定存款准备金率”。中央银行对商业银行所规定的法定准备金占吸收存款的比率。参见“准备金”。

法定准备金率

法定准备金率

法定准备金率是商业银行必须向中央银行缴存存款准备金的比率。所以也称存款准备金率。商业银行向中央银行缴存的存款准备金是商业银行存款余额与存款准备金率的乘积得出的。这项准备金商业银行是不许动用的,存款准备金率中央银行可以随时调整。
将存款准备金集中于中央银行,最初始于英国。但以法律形式规定商业银行必须向中央银行缴存存款准备金,则始于1913年美国的闻邦储备法。当时,这个储备法硬性规定了法定准备率,以确保银行体系不因过多的放款而发生清偿危机。开始,准备金率没有伸缩性。后来联邦储备委员会才有权对准备率进行调整。法定准备金率作为中央银行调节货币供给的政策工具,普遍始于30年代经济大危机以后。就目前来看,凡是实行中央银行制度的国家,一般都实行法定存款准备金制度。
中央银行通过调整存款准备金比率,就能影响商业银行可用于贷放的资金的规模。当提高存款准备金率时,商业银行所吸收的存款中用作存款准备的部分就要扩大,可用于贷款的部分就相应减少; 反之,当存款准备金率降低时,商业银行所吸收的存款中用作存款准备的部分就要缩小,可用于贷放的部分就相应扩大。
目前许多国家对期限不同的存款规定不同的准备金率。一般地说,存款期限越短,其货币性越强,规定的准备金率就越高。也有的国家仅对活期存款规定应缴纳的准备金比率; 也有的采用单一的存款准备金率制。目前我国实行的就是单一存款准备金率制,为13%。
法定准备金率通常被认为是货币政策最猛烈的工具之一,其政策效果表现在以下方面:(1) 法定准备金率由于是通过货币乘数影响货币供给,因此即使准备金率调整的幅度很小,也会引起货币供应量的巨大波动。(2) 即使存款准备金率维持不变,它也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商业银行体系创造派生存款的能力。而且,中央银行其他的货币政策工具也都是以存款准备金工具为基础。没有法定准备金率,其他货币政策工具难以正常发挥作用。(3) 即使商业银行等存款机构由于种种原因持有超额准备金,法定准备金率的调整也会产生效果。如提高准备金率,实际上就是冻结了一部分超额准备金。
然而,正因为这一工具的影响力猛烈,对整个经济和社会心理预期会产生显著的影响,所以不能作为中央银行日常调控货币供给的工具,以致使它有了固定化的倾向。

☚ 存款准备金   再贴现率 ☛
00000715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1 18:19: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