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马铃薯甲虫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马铃薯甲虫colorado potato beetle马铃薯等茄科作物食叶害虫,中国对外检疫对象。学名Leptinotarsa decemlineata (Say)。鞘翅目,叶甲科。原产美国,最初仅知为害一种野生茄科植物Solanum rostratum Dunal。19世纪50年代末在科罗拉多州发现为害马铃薯,并以年平均150公里的速度向东扩展。1874年到达大西洋沿岸,后随船于1920年传入法国,并迅速扩散到比利时、荷兰、瑞士、德国、西班牙、葡萄牙、意大利、奥地利;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又传到匈牙利、南斯拉夫、捷克斯洛伐克、波兰、罗马尼亚、苏联、保加利亚等国。在美洲,除美国外,加拿大、墨西哥、危地马拉等国也有记载。此虫也为害其他茄科植物,如番茄、茄子、辣椒、烟草、酸浆、颠茄、曼陀罗等。成虫、幼虫都为害马铃薯的叶片和嫩尖,有时叶片全被吃光,引起幼苗枯死,使马铃薯严重减产。 马铃薯甲虫 生活习性 在美国年生1~2代,南部有不完全的第三代,在欧洲一般1~3代,以成虫在土中20~50厘米深处越冬。春季当土壤温度升高到15℃时,成虫出土活动,并在马铃薯幼苗上飞舞,在温暖晴朗的天气很活跃,经取食得到补充营养后,开始交配,产卵于叶片背面,成20~30粒的卵块,产卵期约两个月,每雌平均产卵500粒,最多可达1000粒以上。卵期5~7天,幼虫孵化后取食叶片,初龄幼虫将叶片吃成孔洞,长大后可将叶片、枝梢全吃光,仅留植株基部,幼虫期15~35天,蜕皮3次,末龄幼虫入土化蛹,蛹期7~10天。羽化后出土活动,并继续为害。在夏末田间可见到各虫态,马铃薯不同品种受害程度有差异。夏季凉爽多雨年份,成虫产卵减少,初龄幼虫死亡率高,为害减轻; 在高温少雨年份,成虫产卵量和幼虫存活率都高,使马铃薯生长缓慢,造成严重减产。 防治方法 除成虫可借气流或水流传播外,还可随马铃薯和其他农产品以及交通运输工具而远距离传播。严格检疫,禁止从疫区进口马铃薯,可防止传入扩散。还可用杀虫畏、磷胺、甲萘威等杀虫剂进行防治。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