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八、水产供销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八、水产供销

八、水产供销

山东水产贸易,可溯及春秋乃至西周时期,到隋唐已出现专门经营水产品的鱼行和定期交易的集市。北宋中期,水产贸易渐趋繁荣,出现了专业性批发市场、街巷店铺和串乡叫卖的流动商贩。20世纪初,仍沿袭唐宋传统形式,分坐商与行商。以鱼行和海味店为主,摊档和流动性小贩为辅。到20世纪20年代,山东水产贸易已初步形成网络,有遍布沿海渔港的鱼行,设在鱼产集散地的鱼市场、分散在各城市的海味店铺和定点摊档、渔汛期临时商贩,主体是鱼行和鱼市场。30年代山东沿海鱼行已有相当发展,几乎遍及大小渔业口岸,尤以烟台、威海、青岛三大水产品集散地数量最多,规模宏大。鱼行通过为渔民预付周转金、以高利贷形式向渔民赊销渔需物资来控制鱼货和鱼价,同时为贩鲜商代购水、冰、盐。鱼行数量在全省以烟台最多, 1936年达到120余家, 年营业额160万银元。鱼市场以青岛开办最早,规模最大,30年代年交易量1万余吨,交易额200万元左右。
40年代,胶东抗日民主根据地成立了全省第一批渔业合作社。到1949年,全省沿海渔业合作社已达140处。渔业合作社在限制鱼行剥削、保障渔需物资供应与鱼货销售、控制鱼价、维护渔民利益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1950年,国营山东省水产运销公司成立,国家开始对水产品购销和渔需物资的供应,实行指导性计划。1952—1953年完成了对资本主义水产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1956年, 中国水产供销公司山东分公司正式成立,同时按经济区划设立了县级分公司和区级支公司,原省渔业合作社系统的人员、设备和业务全部移交各级水产供销公司。1958年,国家开始对各种水产品的购、销和钢材、柴油、木材等主要渔需物资的供应实行指令性计划,由国营水产供销部门统一经营。1959年水产品收购量22.5万吨,销售量11.6万吨。这种经营方式一直延续20年之久。1978年全省水产品收购量44万吨,销售量34.7万吨,渔需物资销售额1亿余元,是实行指令性计划购销以来最多的一年。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国家对水产品购销逐步放开。1979年国务院确定对集体渔业的水产品实行派购和议购相结合的政策,派购占60%,其余部份实行议购或渔民自行处理,初步改变了国家对水产品实行统购统销的政策。1981年省水产供销公司将所属分、支公司全部下放给各市、地、县。同年,国务院决定把水产品派购减少到21个品种,其中:除对虾全额收购外,其余品种国家派购60%,议购40%。1982年后,沿海渔队建立的渔工商一体化的渔业公司,进入水产流通领域。1983年国务院再次将水产品派购范围由21个品种减少为8个品种,其中:除对虾全部收购外,其余品种派购50%。随着国家对水产品购销政策的调整,国营水产供销企业的收购量逐年减少,1983年全省水产品收购减少到20万吨。为保证军需特供,省里从1984年起决定从全省集体渔业平价柴油指标中扣出3万吨,同派购任务挂钩,其余7.35万吨柴油指标由市、地、县用于派购挂钩。
1985年, 中央5号文件规定:水产品全部划为三类产品,一律不派购,价格放开,实行市场调节。除保留国营青岛海洋渔业公司每年调4 000吨平价鱼,重点照顾大城市、工矿区和军需特供外,其余水产品全部放开。山东逐步形成多种经营形式、多条渠道流通、多种经济成分经营的水产品市场。到1990年全省52处国营水产供销企业固定资产原值达到3.3亿元, 比1985年增加2倍。渔工商一体化的群众渔业公司和集体经营单位已达356个,个体经营水产品者5 500个。水产品上市量达到70万吨,“吃鱼难”的问题已基本得到解决。

☚ (三)海藻加工业   九、渔政管理 ☛
00017778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4 5:3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