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八、梅河口市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八、梅河口市 八、梅河口市 长白门户交通枢纽 梅河口市位于东经125°15′到126°03′、北纬42°01′至43°03′之间。全市南北长97公里,东西宽约30公里。梅河口城区占地80平方公里,辖14镇、13乡,幅员2 174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居住着汉、满、蒙、回、朝、壮、苗、白、傣、畲等18个民族、60万人口。 梅河口市原名海龙县,“海龙”系满语水獭之音译,因当时境内水獭颇多而得名。海龙城廓建于公元537年前,人类生息繁衍在这块沃土上,已有4 000多年的历史。康熙十六年(1677年)被清王朝作为围场封禁200余年。光绪六年(1880年)放开围场设海龙厅,光绪十八年(1902年)改厅为府。民国二年(1913年)改为县。1954年划归吉林省。1986年改为县级市。 沐浴着改革开放的春风,众多专家学者慧眼洞察梅河口得天独厚的经济地理优势,提出了“以贸易为先导,贸工农相结合”的经济发展战略。1988年经省政府批准建立“贸易区”,实行计划单列。富于拼搏争先精神的梅河人如鱼得水,如虎添翼,至此作为吉林省经济开发区之一的梅河口,经济发展进入了快车道。沧桑巨变,令世人刮目相看。1993年,吉林省委、省政府不失时机地把这方热土定为经济快速发展综合改革试点城市和全省经济强县培育对象,在经济工作中,赋予梅河口完全的地级管理权限和部分省级经济管理权限,于是,关东重镇梅河口经济发展又改乘特别快车。 历史长河中各领风骚的水文化、火文化、而今已易位于路文化。梅河口是沈阳、吉林、长春、通化铁路交汇处,是梅集(安)、梅四(平)、梅杉(松岗)铁路客运列车始发站,境内铁路全长100多公里,是国家一等客货混合编组站,境内国、省、市、乡四级公路长450公里,黑河、大连、集安、锡林浩特线呈放射状通往长春、黑河、大连、内蒙古、通辽、锡林浩特和长白山腹地。 海河邮电局是吉林省六大转口局之一,由无线寻呼、移动电话和分布全市城乡的18 000门程控电话联缀成网的通讯系统,把世界各地系于人们的耳畔。 宽阔笔直的梅河大街是城区的主脉,矗立在大街两旁鳞次栉比的中、高层建筑,焕发着现代建筑艺术的风采。站前广场中央4根巨大钢轨托起大鹏展翅的造型,采用抽象艺术手法,向过往佳宾昭示梅河口经济的腾飞,展示梅河人拼搏向上的风貌。散落在城区繁华地段的“一村”、“二城”、“三街”,各具风姿。安步当车、可以游览质朴典雅的梅苑新村、欧式建筑风格的凯旋门和巴黎城、参差错落的台湾城。古楼街褐壁青瓦,画栋雕梁,川、鲁、闽、粤盛宴,欧美快餐风味齐全,是美食家的乐园;中心商业街,俄罗斯与阿拉伯式建筑交相辉映,发人遐想,商品琳琅满目,顾客摩肩接踵,是购物的理想去处。高丽街彩釉飞檐,清丽素洁,娱乐、宴聚、住宿功能齐全,令人流连忘返。 大自然的恩赐使这里钟灵毓秀,人杰地灵。境内第一高峰鸡冠砬子山海拔969.1米,山势险峻,林深草密,寻芳探幽,趣味无穷;登临峰顶,白云脚下现、兰天咫尺间,大有飘飘欲仙之感。位于市区西部丛山峻岭环抱的海龙水库,占地35平方公里,水面25 300亩,湖上烟波浩淼,亭榭花草点染湖畔,灰鹤鸳鸯倩影翩翩。游览区内的锁龙坝伟岸恢宏,巧夺天工;钓鱼台鱼火点点,树影婆娑;神龟镇水维妙维肖,栩栩如生;胡仙堂风韵绰约,迷离扑朔。每当月上中天,清风徐来,花香袭人,情侣村内,游子之心完全溶入了美妙的大自然。开发中的五奎山风景区青山巍峨,秀水依依,祥云塔高耸入云,龙泉寺宝气氤氲。届时将以其晨钟暮鼓,袅袅香烟,为城区再添新的景观。开设官马溶洞、三角龙湾一日游,长白山天池、永陵、千山三日游、五日游的服务项目,正在筹措中。岁月的风烟,在这块土地上留下了众多的人文景观。迄今为止,共发现原始社会遗址9处,历代城址、碑刻、建筑等遗迹70余处。已有800多年历史的庆云女真摩崖石刻,屹立在小杨乡境内的半山坡上,一侧刻汉字“大金太祖大破辽军于节山息马立石”。一侧刻女真文字,记述着辽金之间一次战争的经过。拾阶入亭,瞻仰碑文,遥想当年:“白刃交兮宝刀折,两军蹙兮生死决”,“流遍了,郊原血”的古战场,令人感慨万千! 背靠长白山,面对松辽平原的梅河口市,清末以来,就是吉林省东南部,辽宁省东北部的商品集散地。1927年,仅山城镇就有大小商号1 000余户,富商联袂,大贾云集,素有“小奉天”之美称,商贸十分活跃。50年代后国家相继在这里建起了百货纺织、五金交电、糖酒副食、土产、畜产、医药、农机等7个二级站和一个金属物资中转站,经营品种2.5万多个,直接辐射面积3.32万平方公里。全国除台湾、西藏外,都与这里建立了购销关系。贸易区设立后,梅河口不仅与周边市县巩固了贸易往来,还加强了同黑河、绥芬河、珲春、大连、丹东、北京、上海、深圳、海口的贸易联系,发展了同韩国、独联体的边境贸易。各大站经营的松籽仁、山核桃仁、薇菜干、盐渍蕨菜、白瓜籽、山芹菜以及畜产品、中药材等远销日本、韩国、加拿大、英国、德国、意大利以及东欧各国,深受用户欢迎。梅河口市把招商引资作为对外开放的突破口,到目前为止,“三资”企业已发展到30多户,利用外资4亿多元人民币,外地来梅经商办企业已有300多户,个体工商业户已发展到1.6万户,城区人口已超过20万人。市场是商品经济的载体。几年来,全市共投资3亿多元用于市场建设,各类市场已有50个,其中专业市场5个。市场建筑总面积107 880米2。“天仙凤仙威灵仙仙方救人,桃仁杏仁柏子仁仁心济世”的北药市场,经营近万个品种,年交易额超2亿元,跻身于省内十大商品市场;另一个跻身于省内十大商品市场的果仁市场,以长白山丰富的自然资源为依托,以四通八达的梅河口为基地,面向国际市场,产品远销日本、香港、马来西亚、美国、加拿大、科威特等国家和地区,每年加工费收入都在2000万元以上,出口创汇折1 500万美元。大米市场以经营享有“皇粮御米”美誉的梅河大米为主,兼营玉米、大豆、各种原粮、成品粮,油及饲料等品种,交易方式以现货为主,期货为辅,承办代购代销业务,年交易额2亿元以上;依托于蔬菜水果批发市场的100多家个体贩运大户常年穿梭于梅河、广西、云南、四川、新疆、河南、河北、辽南等地,源源不断地运来新鲜的水果蔬菜,丰富梅河市场,梅河口蔬菜水果批发市场已成为区域性的批发销售中心。市区内有百货大楼、交电大楼、国贸大厦等大型购物中心5个,商业仓储面积100多万米2。铁路专用线9条,饮食服务机构2 347个,从业人员3万多人。商贸设施和市场建设初具规模,基本形成了综合与专业经营相结合,批发与零售配套,期货与现货并举的市场体系。一个经营门类齐全,专业特色鲜明,服务设施配套,建筑风格别致,为大买大卖提供场所,容旅游、购物为一体的基础设施建设已见端倪。1993年社会商品零售额实现7亿元,外贸出口商品收购总额实现1.1亿元。 梅河口市属北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雨热同季,四季分明,昼夜温差大,全年无霜期137天,平均有效积温2751.4℃,适合各类作物生长。境内大柳河、一统河、大沙河、亮子河等40余条河流密如蛛网,平均地表水流量14.5亿米3,过境容水为4.48亿米3。947座大中小型水库、塘坝星罗棋布,似长藤结瓜,蓄水4.48亿米3,灌溉面积45万亩。全市有水圈(蓄水在1万米3以下)435座,拦河坝210座,电灌站750处,电机井1 100眼,喷灌工程38处,农田小井5 100眼,三大河流堤防工程全长250公里,形成了河、库、塘、站、井多层次灌溉网。水土保持面积76.6万亩,可养鱼水面6.7万亩。1990年全市大中小型农机保有量5 832台,总动力14万千瓦。耕地面积97.4万亩,推广应用水稻旱育苗、水稻宽行稀植、土壤诊断施肥等50多项新技术。粮食总产量达到了4.5亿公斤的阶段性水平。是国家商品粮基地县(市)。年产2亿多公斤素有“皇粮御米”之称的梅河大米,以其“香、甜、滑、软、粘”等优点饮誉京华;蛋白质含量高达46%的梅河大豆,颇受东瀛青睐;境内盛产的玉米、红小豆、小绿豆在国内外市场上都占有一定的份额。近年来,这里还是出口日本的菜葫芦、供应长春糖厂生产原料的重要基地之一。牛心顶镇出产的黄烟闻名遐迩。在吉乐、姜家街等乡镇,蛤士蚂、苹果、梨、生食葡萄等已成为当地农民的重要收入来源。 梅河口市有林地面积117.3万亩,系长白山林区的延续,属温带针阔混交林,森林覆盖率达32.2%。活立木蓄积427万米3。山间林下野生植物资源较为丰富,蕨菜储量约750万公斤,年出口约25万公斤。野生药用植物资源多达200多种,储量较大的有天麻、柴胡、白头翁,桔梗、龙胆、穿山龙。地下矿藏资源主要有煤铁、石墨、金、矽土、云母、铅等17种。 梅河口市市委、市政府带领全市人民依据市场配置资源,在狠抓农业生产的同时,工业生产形成了以造纸、医药、食品、建材、化工等20多个门类的轻型工业结构,其中省部优产品多达60余种。1990年全市国民生产总值实现9.7亿元。工农业总产值达6.5亿元,农业总产值达4.67亿元,乡镇企业产值2.27亿元。1991年以来,梅河口市委、市政府抓住机遇、引“船”下“海”,果断作出了农业要抓好粮食、乡镇企业、多种经营三大支柱产业的战略抉择,明确指出粮食要进一步发挥水稻生产优势,乡镇企业要突出梅(河)—海(龙镇)—山(城镇)经济开发带,多种经营要重在抓好“鸡、牛、渔、菜”四条龙。从而把农村经济引入了区域化、集约化、大规模、高速度发展的轨道。1993年,全市国民生产总值实现13.5亿元,工农业总产值实现16.4亿元,其中农业总产值实现5.7亿元,乡镇企业总产值实现8.6亿元,分别比1990年增长39.1%、15.2%、15.6%、27.8%,啤酒、玻璃钢、聚乙烯双重壁螺旋管、外墙瓷砖、木质纤维素等一批科技含量高,市场份额大的产品,使乡镇企业登上了大雅之堂。1993年,600万只肉食鸡、8.6万头肉牛、4 500吨鲜鱼、7 000亩日光温室和大棚蔬菜、使“四条龙”赫然跃起在梅河大地上。农村人均收入950元,10个小康示范村全部达标。全市财政收入实现11 763万元。圆满完成了经济快速发展综合改革试点第一年的任务。 一夜春风来,万树梨花开。梅河口市委、市政府决心进一步加快改革、扩大开放、本着立足本地、服务全省、重在北方、面向全国、跻身世界的战略,狠抓流通,大力发展个体私营经济,加快发展乡镇工业,积极办好专业批发市场,建成百万亩稳产高产田,粮食年产量要稳定在4.5亿公斤左右。着力抓好梅河口城区3平方公里工业开发区和以梅河为中心,以山城镇、海龙镇为两翼,沿沈吉铁路、黑大公路形成长50公里“三点一线”的经济开发带;大力发展外向型经济,积极发展同港、台、韩国等国家和地区的经济联系,力争在本世纪末把梅河口建设成为繁荣、优美、文明的中等城市。 梅河口市是一个发展中的城市,地理位置优越,交通发达,资源丰富,发展前景广阔。热忱欢迎国内外朋友、各界有识之士前来投资办企业,旅游观光,开发这块宝地,梅河口市委、市政府思贤若渴、梅河人民淳朴好客,决心以更大的气魄,更开阔的视野,更优惠的政策,更自由的贸易与各界宾朋广结福缘,共同生财。 ☚ 七、东丰县 九、集安市 ☛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