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马蹄金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马蹄金mǎ tí jīn

含金成色较高的马蹄形黄金。《剧谈录》: “李汧公镇凤翔日,有属邑编甿,因耨田得马蹄金一瓮,里民送于县署。”
(例)盘缠有些有此包袱,不多,只有马蹄金二十来锭,粉面银二三十锭,散碎的未曾见数。(五十六·721·)

古代名物 > 貨幣類 > 金銀幣部 > 金幣 > 馬蹄金
馬蹄金  mǎtíjīn

唐以降對漢武帝時鑄麟趾、褭蹏金及歷代馬蹄形或截圓椎形黄金鑄幣之通稱。《漢書·武帝紀》“〔太始二年詔〕:“今更黄金爲麟趾、褭蹏以協瑞焉。”顏師古注:“武帝欲表祥瑞,故普改鑄爲麟足、馬蹏之形以易舊法耳。今人往往於地中得馬蹏金,金甚精好,而形制巧妙。”唐·康駢《劇談録》:“李汧公(勉)鎮鳳翔日,有屬邑編甿因鋤田得馬蹄金一瓮,里民送與縣署。”宋·洪邁《夷堅乙志》卷十一:“樹間擲金數十顆、銀十餘錠,黄白燦然……此馬蹄金也。”參見本類“金餅”。

马蹄金creeping dichondra

Dichondrarepens,别名荷包草、黄疸草、铜钱草、小挖耳草。旋花科马蹄金属多年生匍匐性草本植物。染色体数2n=2x=30。茎细长,节节生根。叶圆形或肾形,背面密被贴生丁字形毛,全缘。花冠钟状黄色、深 5裂,裂片长圆状披针形,花期4月。果期7月,蒴果近球形,种子黄至褐色、被毛。中国南方各省分布较广,陕西、山西等省已引种栽培。耐阴、耐湿,稍耐旱,适应性强。可播种和分株繁殖,蔓延能力很强,为优良的地被植物。全草可入药。

马蹄金

药名。见《四川中药志》。又名荷包草、黄疸草、肉馄饨草、小金钱草、螺丕草。为旋花科植物马蹄金Dichondra repens Forst.的全草。分布长江流域至南部各地。苦、辛,凉。清热利湿,解毒消肿。
❶治黄疸型肝炎,胆囊炎,痢疾,胆结石,泌尿系结石,肾炎水肿,淋浊,尿血,扁桃体炎,风火眼痛。煎服:6~15g。
❷捣敷治乳腺炎,疔疮肿毒,跌打损伤。本品高浓度的煎剂在体外能抑制金黄色葡萄球菌。煎剂有利尿、利钠作用。

马蹄金

马蹄金,又名肝炎草。旋花科,二年生伏地喜荫小草本。匍匐性叶小,全缘叶柄部成一缺刻,形似马蹄,夏秋季开白色小花。药性平,味甘辛。清热利湿,退黄。主治黄疸型传染性肝炎,其用法是: 药用全草。常用0.3—0.5两,水煎服。
黎族地区各处均有出产。

马蹄金

汉代,1983年大连市新金县花儿山乡张店村出土。共两件,形制相同,出土时两件对合在一起。底部近圆形,中间空心,周壁从底向上内收,壁前高向后逐渐低,呈马蹄形,壁后左侧有一椭圆形孔,含金量均为98%。其中一件底部直径5.6×5.9厘米,侧面刻划有××××川符号,底部中心凿有“上”字圆印,重量为259.45克。另一件底部直径5.6×6.1厘米,侧面刻划有××××符号,底部中心亦凿有“上”字圆印,重量为260.45克。发行于汉武帝太始二年(公元前95年),专供宫廷赏赐,馈赠等而不用于流通的上币马蹄金。现藏旅顺博物馆。

马蹄金creeping dichondra

Dichondra repens For-ster,又称黄胆草。旋花科,马蹄金属。多年生匍匐性小草本。喜阴湿环境,适生于阴湿山坡、林边、田野、草坪及住宅背阴处。分布于中国长江以南各省。匍匐茎被灰色柔毛,贴生地面,节节生根。单叶,互生,叶圆形或肾形,先端钝圆或具微凹,叶缘全缘,叶基心形。花腋生,花萼 5裂,花冠钟形,黄色;雄蕊5枚,着生于花冠裂片间缺口处;子房2室。蒴果。种子2粒。全草入药,有清热利湿、解毒消肿的作用,又是农田和草坪上常见的害草之一。

马蹄金mǎtíjīn

中药名。见《四川中药志》(1960 年版)。别名荷包草、黄疸草、小金钱草。为旋花科植物马蹄金Dichondra repensForst. 的全草。分布于长江流域至南部各地。辛, 凉。清热利湿, 解毒消肿。治黄疸型肝炎、胆囊炎、痢疾、胆结石、泌尿系结石、肾炎水肿。煎服: 15 ~ 30 克。捣敷治乳腺炎、疔疮肿毒。

马蹄金

马蹄金

马蹄形状的一种黄金秤量货币,古籍称作“麟趾蹄”状。

☚ 饼金   爰金 ☛
马蹄金

马蹄金

❶西汉黄金的一种铸造形式。《汉书》卷六《武帝纪》太始二年(前95): “三月,诏曰: ‘……今更黄金为麟趾蹄, 以协瑞焉。’因以班赐诸侯王。” “蹄” 即马蹄。近人将出土的一种形如马蹄、内部中空、呈椭圆形的西汉金饼定为马蹄金。
❷金饼的或称。宋苏师旦被籍没时, 抄出 “马蹄金一万五千七百二十两” ( 《四朝见闻录》戊集《侂胄、师旦、周筠等本末》 ), 当即指金饼。

☚ 麟趾金   皮币 ☛
马蹄金

马蹄金

马蹄金,又名小金钱草、黄疸草、金锁匙、肉馄饨草。始载于《百草镜》,原名荷包草。为旋花科植物马蹄金Dichondra repens Forst. 的全草。分布于长江以南各省区。
本品味辛、微苦,性平。归肺、肝经。功能清热利湿,退黄止血,解毒消肿。主治黄疸、肝炎、胆囊炎、痢疾、水肿、咳血、尿血,及风热眼痛、乳蛾肿痛、疔疮肿毒、跌打损伤等证。《周益生家宝方》用本品与螺蛳同捣汁澄清,煨热服,治湿热黄疸。近代临床应用则常与其它利湿清热退黄药如鸡骨草、千屈菜、山栀等同用。本品与天胡荽、蒲公英等配用,也可治无黄疸型肝炎及胆囊炎、胆石症等肝胆疾患。若由湿热所致的泄泻、痢疾,用本品捣烂绞汁饮; 或配地锦草煎服。马蹄金有利水消肿之功,治水肿小便短少,用鲜草捣烂敷脐部,每日一次,并煎汤内服; 也可将草填塞鲫鱼腹内,甜白酒蒸食。本品又治出血性疾病,如肺出血,用鲜草捣绞汁加冰糖服;治尿血,可与大蓟、车前草共煎饮。《百草镜》取马蹄金汁点眼,治风热眼赤;《眼科要览》用本品与酒酿糟捣汁饮,治眼中生疔。马蹄金能外用,捣烂敷,治瘰疬、乳痈、跌打瘀肿,有解毒消肿之效;如同时煎汤内服则疗效更佳。治毒蛇咬伤可与灰藋菜等同捣敷。治急性化脓性中耳炎,鲜草捣汁,先用之以清洗外耳道,然后滴入耳内。治乳蛾肿痛,将鲜草捣烂,取汁频频含漱。煎服,6~15g。
实验研究: 水煎剂和酊剂在体外能抑制白喉杆菌的生长,临床上曾用于防治白喉,有一定疗效。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在体外也有些抑制作用。

☚ 溪黄草   龙胆地丁 ☛

马蹄金

流行于西汉时的一种金币。因金饼的形状似马蹄而得名。汉武帝太始二年(前95),对通行的黄金形制进行改革,《汉书·武帝纪》记述:“诏曰: 有司议曰,往者朕郊见上帝,西登陇首,获白麟以馈宗庙,渥洼水出天马,泰山见黄金,宜改故名,今更黄金为麟趾褭蹏以协瑞焉”。对此,注引“应劭曰: 获白麟有马瑞,故改铸黄金如麟趾、褭蹏,以协嘉祉也”;“师古曰:……武帝欲表祥瑞,故普改铸为麟足,褭蹏之形,以易旧法耳”。颜师古还讲到“今人(唐时)往往于地中得马蹄金,金甚精好,而形制巧妙”。 褭蹏,即马蹄,褭是古时传说中的一种良马,蹏即蹄的本字。1974年,在西安汉上林苑旧址曾发现了数枚马蹄形金饼。它是研究我国古代特别是西汉货币史的重要资料。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1 22:20: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