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大肠俞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古代名物 > 人體類 > 軀幹部 > 經穴 > 大腸俞 大腸俞 dàchángshù 足太陽膀胱經穴。在第四腰椎下旁開一寸五分。因其内應大腸,是大腸之氣轉輸之處,又善治大腸疾患,故名。主治腹脹滿,泄瀉。其穴秦漢典籍已載,定名於晉,沿稱至今。《素問·氣府論》“六府之俞各六”王冰注:“大腸俞在第十六椎下兩傍。”晉·皇甫謐《針灸甲乙經》卷三:“大腸俞,在第十六椎下,兩傍各一寸五分。刺入三分,留六呼,灸三壯。”《醫宗金鑒·刺灸心法要訣》:“大腸俞治腰脊疼,大小便難此可通,兼治泄瀉痢疾病,先補後瀉要分明。” 大肠俞dachangshu针灸穴名。见《兽医针灸学》。马位于倒数第一肋间,距背正中线12厘米处凹陷中。左右侧各一穴。刺入腰背筋膜深面的髂肋肌沟中, 有肋间动、静脉和胸神经背侧支的外支分布。圆利针或火针直刺2~3厘米; 毫针向脊椎方向斜刺或斜向内下方刺3~4.5厘米,也可上下透刺。有散淤结、止痛作用。主治结症、肚胀、冷肠泄泻。 大肠俞经穴名。代号BL25。出《脉经》。属足太阳膀胱经。大肠之背俞穴。位于腰部,第四腰椎棘突下旁开1.5寸处;一说“除脊各寸半”(《针灸资生经》)。布有第三腰神经的后支和第四腰动、静脉后支。主治腹痛,腹胀,肠鸣,泄痢,便秘,腰脊痛;以及细菌性痢疾,肠梗阻,坐骨神经痛等。直刺1~1.5寸。艾炷灸5~10壮;或艾条灸10~20分钟(图13)。 图13 大肠俞Tach'angshu系足太阳膀胱经上的一个针灸穴位。取此穴时俯伏,于第四腰椎棘突下,旁开1.5寸,约相当于髂嵴高度相平处。施针时直刺0.7~1.5寸,或向脊柱斜刺。主治腹痛、腹胀、腹泻、腰痛、遗尿、糖尿病等。 大肠俞经穴名。属足太阳膀胱经,背俞穴。位于第四腰椎棘突下,旁开1.5寸分处。主治:腹痛,腹胀,肠鸣,泄泻,便秘,痢疾,腰脊疼痛。直刺0.8—1寸;可灸。 大肠俞 大肠俞足太阳膀胱经穴。取穴:于第四腰椎下、旁开1.5寸处(见图2-1-6)。主治:腹胀、泄泻、便秘、腰痛。刺灸法:直刺0.5~1.2寸。局部麻胀,向上达大杼穴,向下至膀胱俞穴处。艾炷灸5~15壮;艾条灸20~30分钟。 ☚ 肾俞 次髎 ☛ 大肠俞dàchánɡshù经穴名。代号BL25。出《针灸甲乙经》。属足太阳膀胱经。位于腰部,当第四腰椎棘突下, 旁开1. 5 寸处。主治腹痛、腹胀、腹泻、细菌性痢疾、肠梗阻、便秘、腰脊痛等。直刺0. 8 ~1. 2 寸。灸3 ~7 壮或5 ~15 分钟。 大肠俞 大肠俞B25Dachangshu足太阳膀胱经穴。首见《脉经》。为大肠之背俞穴。 ☚ 气海俞 关元俞 ☛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