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马尔萨斯人口论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马尔萨斯人口论mǎ ěr sà sī rén kǒu lùn《теóрия народонаселéния》 Мльтуса

马尔萨斯人口论

参见“马尔萨斯”条。

马尔萨斯人口论

又称“马尔萨斯主义”。由英国经济学家马尔萨斯(Malthus,Thomas Robert,1766—1834)1798年在其《人口原理》一书中提出的人口经济理论。其主要内容:(1) 两个公理: 第一,食物为人类生存所必需;第二,两性间的情欲是必然的,且几乎会保持现状。食欲和情欲是人类的本性,是超社会的自然存在。(2) 从这两个公理出发,马尔萨斯提出了两个级数的假设: 人口在无妨碍时是以几何级数增加的,生活资料只以算术级数增加。(3) 依据上述公理和假设,马尔萨斯推论出三个命题:人口的增加必然要受到生活资料的限制;生活资料增加,人口必增加;人口的增加会受到贫穷和罪恶的抑制,致使现实人口得以与生活资料相平衡。根据上述理论,马尔萨斯主张使用两种方法抑制人口增加,即“积极抑制”和“预防抑制”。前者是指通过贫困、饥饿、瘟疫、罪恶、灾难、战争等手段去妨碍人口增加;后者是指通过禁欲(不结婚)、晚婚、不生育等手段预防人口增加。在《人口原理》第二版中,他认为一些预防性抑制也许有助于缓和这个问题。由于农业生产率的急速增长和高收入集团自动限制家庭人数的趋势,马尔萨斯的人口增长超过食物供给的令人沮丧的预言在世界上的工业国家中并没有应验。批评者指出:马尔萨斯人口理论之所以得出悲观的结论,在于他忽视了技术进步以及经济发展会起到使出生率降低的作用。迅速和持续的技术进步可以使总收入不断增长,并超过人口的增长,从而人均收入将会持续稳步增长。很多学者认为:马尔萨斯处在工业革命早期,面对人口增长加速扩张的趋势,得出这样悲观的理论结论不足为奇,而且当代很多发展中国家的人口增长与人均收入增长之间确实存在着某种矛盾关系。很多发展中国家的人口密度偏高,对稀缺资源形成压力,构成经济发展的障碍。马尔萨斯人口论在他那个时代就受到多方面的抨击,但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的人口爆炸,使得先进的工业国家也对其思想重新产生了兴趣。

马尔萨斯人口论

英国经济学家、人口学家马尔萨斯关于人口问题的理论,主要体现在他的《人口原理》 一书中。马尔萨斯从两个抽象前提即他所谓的“公理”出发:第一,食物是人类生存所必须的; 第二,两性间的情欲是必然的,且几乎保持原状。他认为两者中人口增殖力比人类生活资料的土地生产力更为巨大,并提出两个所谓的“级数”,即人口在无所妨碍时、以几何级数率增长,也就是以1、2、4、8、16、32、64、……的比率增加,而生活资料则以1、2、3、4、5、6、7、8、……的算术级数率增长。当人口增加超过了生活资料的增加时,就自然会发生贫困和罪恶,以限制人口增加,使二者保持平衡。马尔萨斯把自己的人口理论在《人口原理》中归结为三条规律:(1)人口增长必然受生活资料的制约;(2)只要没有过分的、明显的抑制,凡生活资料增加的地方,人口必然要增长; (3)一些特殊的抑制人口增长的因素将使人口保持在与生活资料相应的水平上。为了达到人口增殖与土地生产力的平衡,马尔萨斯提出了两种抑制,即预防性抑制和积极性抑制。前者指不结婚和节制性生活,他认为没有能力抚养子女的人要恪守性道德,实行节育或不结婚。后者指失业、饥饿,贫困、瘟疫以至战争等的作用。两种抑制可归结为道德的节制、贫困和罪恶的节制。马尔萨斯利用自己的人口理论认为贫困和罪恶是人口规律作用的结果而不是社会经济和政治制度造成的,反对废除财产私有制,反对当时英国的济贫法,宣扬工人工资水平取决于工人人口的多寡,从而为资本主义制度辨护。马尔萨斯人口论的错误就在于他抛开社会制度,抽象地从人类的生物属性和脱离现实的假设出发,制造了一个抽象、永恒的 “人口自然规律”。马克思指出,其实“每一种特殊的、历史的生产方式都存其特殊的、历史地起作用的人口规律。抽象的人口规律只存在于历史上还没有受过人干涉的动植物界”

马尔萨斯人口论

马尔萨斯人口论Malthus’s Theory of Population

英国经济学家马尔萨斯(Malthus) 创立的人口理论体系。18世纪末,英国社会处于变革的历史时期,产业革命使社会生产力飞跃发展,人口数量大增,资本主义方式下的机器使用引起了工资下降,失业增加,工人生活恶化。贫困和失业成为这一时期英国的严重社会问题。在1789年法国资产阶级革命的影响下。葛德文 (Godwin) 等英国空想思想家们,要求在英国实行社会改革。为了反对空想家们的社会改革思潮,1798年,马尔萨斯匿名发表了 《人口原理》 一书。该书出版后,在英国社会引起了轰动,并一版再版,在他死后的第38年的1872年,《人口原理》 第七版出版。马尔萨斯阐述人口理论的目的,在于为预测人类未来情况,创立一种科学根据,以反对当时的社会改革。他将技术变革对人口的影响,以及人口对生活水平的影响联系起来考察,这是他的理论的贡献。
马尔萨斯人口论的基本观点,是从两个抽象的所谓固定法则出发,即食物为人类生存所必需和两性间的情欲是必然的,引申出如下结论: 人口增殖力比土地生产人类生活资料的能力是无限的大。人口在无所妨碍时,是以1、2、4、8、16、32、64、128、256、512那样的几何级数增加率增加,而生活资料只以1、2、3、4、5、6、7、8、9、10那样的算术级数增加。因此,225年内,人口与生活资料将成512与10之比。
由于两性间不变的情欲会照它现在的状态继续保持下去,因此人口出生率大体上是固定不变的,不会随生活水平的变化而变化。这样,就必然导致人口增长超过生活资料增长。在两者间出现不平衡的时候,自然法则必然使两者之间恢复平衡,于是就产生一种强大的妨碍来阻止人口的增加,这种妨碍就是贫穷和罪恶,诸如饥荒、瘟疫、战争等。马尔萨斯认为这是两种积极的抑制方式,其中包含了降低生育率和提高死亡率的一些条件,从而使人口和生活资料之间保持平衡。1803年,马尔萨斯在用真名发表的 《人口原理》 第二版中,为了“缓和”原先的苛刻结论,在贫穷和罪恶的积极抑制之外,又补充了一个抑制人口增长的方法,即道德抑制。按照马尔萨斯的解释,所谓道德抑制就是无力养育子女者不得结婚,并且在婚前严格保持贞操,作为英国国教的一位教区牧师,他谴责避孕,认为实行避孕的节育办法,是不自然的和不道德的,马尔萨斯在 《人口原理》 中,把自己的观点概括为三个命题:(1) 人口必然地为生活资料所限制; (2) 只要生活资料增长,人口一定会随之增长,除非受到了有力的抑制; (3) 这些抑制可以归纳为道德的节制、罪恶和贫困。这三点就是马尔萨斯所说的支配人类命运的永恒的 “人口自然法则”或“人口原理” 的基本内容。
马尔萨斯从上述观点出发,推断出了下列结论: 失业和贫困并非是社会制度的责任,而是人口自然法则作用的结果,任何社会改革都无济于事。只有私有制是保持人口增殖同生活资料增长之间平衡的最有效的制度。只有财产私有制以及各人担负养育自己孩子的责任,才能使人们不至于妄行纵欲,生育过多子女。针对社会和政府的福利和救济,特别是针对当时英国实行的救贫法,认为救贫法使一个贫民明知不能维持自己的家庭生活,也要结婚和生育子女,从而使社会人口增加。而一个出生在已被占有了的世界的人,如果他不能从他的具有正当要求的父母那里得到衣食,如果社会又不需要他的劳动,那末他就没有权利要求最小量的食物,事实上他没有权利活在那里。在大自然的盛大的筵席上,是没有他的座位的。马尔萨斯还认为,工人的工资水平也同样受到人口自然法则的支配,人口现象是工资铁律的铸造厂,工资是随着人口数量的增减而上下变动的。按照他的说法,生活资料的增长总是有限的。当工人人口的增长超过了生活资料的数量,劳动市场供过于求时,工资就要下降。工资下降所引起的工人生活贫困,促使工人减少生殖,停止人口增加。同时,由于工资减低,工人数量众多以及工人为了维持自己的收入必须比过去加倍工作,这样又促使生产发展,生活资料生产与人口数量又恢复平衡,于是工资又提高,又促使人口增加。工人的工资水平就是如此随人口的增减而下降和上升,周而复始地反复下去。
对马尔萨斯人口理论的评价,经济学家给以了不同的反应。马克思作为马尔萨斯的严厉批评者,指出 《人口原理》 是对一系列资产阶级学者的人口理论的 “小学生般肤浅的和牧师般拿腔做调的剽窃,其中没有一个他独立思考出来的命题”。并指出 “人口原理”是在18世纪逐渐编造出来的。坚持马克思主义观点的经济学家,大都对马尔萨斯人口理论持否定的态度。他们的理由建立在,人类社会不存在抽象的永恒的 “人口自然规律”,人口本身和物质资料生产都是受一定社会生产方式制约的,每一种特殊的、历史的生产方式都有特殊的、历史地起作用的人口规律。而抽象的人口规律只存在于历史上还没有受过人干涉的动植物界。美国当代经济学家萨缪尔森 (Samuelson,1992) 也认为,马尔萨斯的人口观点太简单化了。
关于抑制人口增长的历史研究,也是从两种非常不同的观点进行的,哈彻 (Hatcher,1977) 说1347年和1348年夺去了1/3到1/2欧洲人口的生命的黑死病,是“非马尔萨斯主义” 的,不是对人口压力的反应,同时死亡率对人口压力作出的反应也并不成比例。这表明大危机的产生并非人口压力所致。而粮食歉收之后短期死亡率会上升的生计危机的研究,又成为证实积极抑制的主要证据。穆弗里特(Meuvret,1946) 注意到,在法国,谷物价格与特殊事件中的死亡有着密切的联系。更有意思的是,设想为预测长期均衡的马尔萨斯人口理论,却是同短期波动而不是同长期波动相吻合。马尔萨斯的种种预言也未实现,再生产同“两性间情欲” 的分离,已使最富裕的国家的出生率低于其人口所需要的生活资料增长水平。人口问题确实已成为当今世界发展中的一大社会问题。

☚ 适度人口论   新人口论 ☛

《马尔萨斯人口论》

Malthusian Theory of Population (亦称《人口原理》Essay on the Principle of Population)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4 12:0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