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血管性头痛类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血管性头痛类 一、高血压头痛 【诊断要点】 (一)血压高于正常。 (二)头痛轻重,有时随血压波动而变化。 (三)头痛有的晨轻午重,亦有晨重午轻者。 (四)疼痛为跳动性、搏动性或炸裂性。 【治疗】 (一)降血压剂:利血平0.25毫克,每日2~3次;降压灵4毫克,每日2~3次。复方降压片1片,每日1~3次;呱乙啶10毫克,每日1~3次;高血压速降丸40粒,每日2~3次。 (二)镇静、安定剂。 (三)血压较高者,可用25%硫酸镁10毫升,肌肉注射。 (四)耳针疗法: 取穴:降压沟,肾上腺,神门,皮质下。每次选1~2穴。 二、偏头痛 【诊断要点】 (一)发作性头痛。 (二)青年人多见。 (三)头痛发作前,多有视力障碍之前驱症状。 (四)发作时,剧烈的偏侧头痛。 (五)继而出现恶心、呕吐等症状。 (六)或出现面色潮红与苍白。 (七)头痛时间不太长。 【治疗】 (一)咖啡麦角片(咖啡因100毫克,麦角1毫克):预感头痛即将发作时服2片,经约30分钟后,再服1片,若症状仍未缓解时,可经20分钟后再服1片,总量4片。该药有眩晕、腹痛、腹泻、痒感等副作用。凡患有末梢血管疾病、心绞痛、肝肾功能不良者、败血症、恶液质、甲状腺机能亢进及妊娠者,禁止使用。 (二)酒石酸麦角胺2毫克,口服或含化,或用0.25~0.5毫克,肌肉注射。 (三)麦角新碱0.2~0.3毫克,肌肉注射。 (四)双氢麦角胺1毫克,肌肉注射或皮下注射。 (五)安定剂。 (六)星状神经节封闭。 (七)理疗: 1.头部共鸣火花。 2.颈部交感神经离子透入。 三、眼肌麻痹性偏头痛 【诊断要点】 (一)具有偏头痛的各种特点。 (二)发作后出现眼肌麻痹(眼外肌常见,亦可有内眼肌麻痹的)。 (三)眼肌麻痹征,短时内不易恢复。 (四)必要时脑血管造影,排除脑血管病。 【治疗】 (一)基本上同偏头痛。 (二)治疗眼肌麻痹: 1.维生素B1100毫克,肌注,每日1~2次;维生素B12100~300毫克,肌注,每日1~2次。 2.眼部理疗:离子透入。 3.脉冲电针穴位刺激疗法: 取穴:鱼腰(负极),四白(正极);攒竹(负极),手三里(正极)。 频率:中等。 电压:适量或稍强。 时间:25~30分钟。 四、脑波失节律性偏头痛 【诊断要点】 (一)头痛发作时,出现脑波节律异常的图象。 (二)或伴有眩晕症状与意识障碍。 【治疗】 (一)苯妥英钠0.1克,每日2~3次。 (二)安定剂。 五、组织胺性头痛 【诊断要点】 (一)突然发作,常在睡眠中起病。 (二)头痛时流泪,患侧颜面潮红、出汗。 (三)可见眼结合膜、鼻粘膜充血。 (四)颞浅动脉怒张,搏动明显。 【治疗】 (一)抗组织胺类药物: 1.苯海拉明25毫克,每日2~3次。 2.盐酸异丙嗪12.5~25毫克,每日2~3次。 3.扑尔敏4毫克,每日2~3次。 (二)组织胺脱敏疗法: 磷酸组织胺(1毫升含1毫克):首次0.1毫升,皮下注射,以后每日增加0.05毫升,直到1毫升为止,一般不超过2毫克。 治疗中,如出现颜面潮红、结合膜充血、恶心呕吐时,下次注射剂量应减少,以后再渐增。 六、颞动脉炎 【诊断要点】 (一)缓慢起病。 (二)盗汗、低烧、颈肌痛及头痛。 (三)患侧颞动脉曲张,周围肤色红,压痛明显。 (四)多数病人伴有视力障碍,眼底检查,可见缺血性视神经炎或缺血性球后视神经炎的表现。 (五)红细胞沉降率增快。 【治疗】 (一)镇痛、镇静剂。 (二)激素疗法:可的松300毫克,肌注,以后每日100毫克,至血沉恢复正常后,改为口服每日50~150毫克;强的松5毫克,每日3次。 (三)1%普鲁卡因2~4毫升,颞浅动脉耳前段封闭疗法。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