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青兰药名。见《内蒙古中草药》。又名山薄荷。为唇形科植物香青兰 Dracocephalummoldavicuma L. 的地上部分。分布东北、华北及西北。辛、苦,凉。解表,泻肝火。治外感头痛发热,咽痛,黄疸; 炒炭用止吐血,衄血。煎服: 3~9g。全草含挥发油,内有柠檬醛、橙花醇、香茅醇、百里香酚等。本品可抗心肌缺血。本品对冠心病患者有一定改善血液指标的作用。 香青兰一年生草本,高约1米,具芳香味。茎四棱,对称分枝。叶互生,叶片长圆状披针形,2—3朵簇生叶腋成假轮状。花冠紫红色。和田、喀什地区民族医栽培。具有强心健脑的功能。药用全草。主治心悸、怔忡、健忘、精神分裂症等疾病。 香青兰 香青兰蒙古名毕日阳古、宝得古日古木、鲁莫古日古木、巴嘎—吉布色、丁拉金、嘎杰得。为唇形科植物香青兰(Draco-cephalum moldovica L.)的干燥地上部分。夏季花盛开时采割,除去枯茎、枯叶及杂质,切段,阴干。 本品味甘、苦,性凉、钝、轻、涩、腻。有清肝热,燥黄水,疗伤,止血之功效。用于 ❶诸肝热症:与蓝盆花、五灵脂、石竹等配用。 ❷胃扩散热、骚热,胃粘痧症,胃苏日亚、胆溢症等:与查干榜嘎、五灵脂、熊胆等配用。 ❸泛酸,吐苦水,胃出血,胃溃疡,胃痧症: 与红花、松石等配伍,制成七味松石丸用。 ❹急、慢性黄水病,风湿散于脉道等:与三子、苦参、文冠木、当药、黑云香、白云香、松香等配伍,制成十味大汤剂用。 ❺牙龈红肿及腿部发紫肿胀等巴木病:与野刺玫果配用。 ☚ 五灵脂 叉分蓼 ☛
香青兰 香青兰香青兰,维吾尔药物名巴得然吉布亚 其尼,别名巴得然各布也 其尼。为唇形科植物香青兰Draco-cephalum moldavica L.的全草。我国生于海拔220—1 600m干燥山地,草坡、林缘,山谷地或河滩多石处,新疆各山区均有分布和人工栽培。此外,东北、华北、西北等地区亦有分布。 本品植物,株高1—1.5 m,多枝,叶、枝似罗勒,花色天蓝,杂有粉红色。籽似胡麻籽,稍小,土黄色,味酸甜,芳香,根独生。猫喜食此物。香青兰分为人工栽培和野生两种:人工栽培的叶细长,多枝、柔软、有清香味,味甜,花色浅蓝,籽多色白;野生的叶形稍圆,粗糙,厚,花色白,籽少色黑,味苦,清香,一年生草本。茎方形,四棱。表面黄绿色或紫红色;被倒向疏短柔毛,体轻,质软,折断面白色,中空。叶对生有柄,多脱落或破碎;完整者多披针形,或狭披针形,长2—5 cm,边缘有三角表锯齿,基部2齿常具芒刺,两面叶脉疏被细毛,叶背面有凹陷的棕色腺点。轮伞花序顶生,苞片长圆形,每侧有3—4个长刺齿,背面有腺点。花萼筒状长约1 cm,有纵向纹理,先端5齿裂,齿间具疣状突起,花多萎缩,蓝紫色,气味清香。 本品性湿热、味微辛。功能生湿生热,成熟异常黑胆质,滋补支配器官,即补心除烦、补脑安神、补肝通阻,止咳平喘等。主治心脏病和高血压引起的心烦不安、头晕眼花、咳嗽气喘、肝脏有阻等。 ❶内服、鼻嗅或制成糊状外敷,可治心血不足、脑功能减弱、感觉神经弱、肝虚、胃弱、黏液质性疾病、腹痛、髋骨痛、肾病证等,并可用于解毒。 ❷口嚼香青兰叶,除酒味和口臭。 ❸香青兰90 g配梧桐碱内服,治肠溃疡、腹痛。 ❹研末煎水漱口除口臭。 ❺调蜂蜜煎浓液服用治气喘。 ❻香青兰15—30 g研末,煎成糖浆服用,或制成糊剂口嚼,治疯狗咬伤和毒虫叮蜇,强心,平关节炎。对上述病证配葡萄酒内服或外敷亦可。 ❼调米醋外敷治淋巴结核。 ❽早餐时服用,治黑胆质性心悸、寒性胃湿、积食、失眠。 ❾挤汁外敷治黑胆质性疥疮、各种器官灼痛感、走马疳。 ❿此汁配食盐外敷,治淋巴结核。(11)浴身后擦抹全身可止热。 (12)鼻嗅香青兰叶味可清脑。(13)煮枝叶水坐浴可通滞经(籽比叶的药力稍弱)。 内服10—15g,外用适量。若本品缺货,可代用蜜蜂花。本品可入糖浆、蒸露、汤剂、洗剂、敷剂等制剂。 实验研究:全草含挥发油,其成分有柠檬醛(citral)25%—50%、香叶醇(geraniol)30%、橙花醇(nerol)7%、香草醇(citronellol)4%、百里香酚(thymol)0.23%,并含萜类和倍半萜。在结果期挥发油含量最高,果实成熟初期,柠檬醛最多。含有香青兰苷(moldavoside)。 香叶醇成分有平喘作用,香叶醇200μl/ml的2%吐温稀释液能直接松弛正常气管平滑肌,能完全对抗和阻断组胺或乙酰胆碱引起气管痉挛。香叶醇对致敏肠段的过敏收缩有明显的阻断作用。香叶醇有祛痰作用。香叶醇LD50为1.08±0.14 ml/kg。 ☚ 破布木实 铁线蕨 ☛ 0002501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