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限制性商业惯例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限制性商业惯例 限制性商业惯例一些国家的大垄断企业特别是跨国公司,通过本企业内部的各种规定,来限制和阻碍其他企业所生产的商品进入其所垄断的市场的一种行为。主要作法有规定原材料、机器设备的购买来源; 规定对外购买商品的价格和对内的划拨价格; 规定商品的生产种类、产量、出口量、销售市场和销售价格等。 ☚ 限制性贷款 参与制 ☛ 限制性商业惯例Restrictive Business Practices企业或集团通过滥用或谋取滥用市场力量的支配地位,故意限制其他企业进入市场,或以其他方式不适当地限制竞争,从而达到提高价格或增加盈利,或将其他企业排除在市场之外的目的。比较典型的限制性商业惯例有:产量定额协议、价格协议、排挤性竞争、抵制、拒绝交易、强制价格等等。世界许多国家均制订了有关禁止限制性商业惯例的法规。联合国大会于1980年通过了《关于控制限制性商业惯例的多边协议的公平原则和规则》。 限制性商业惯例 限制性商业惯例又称限制性商业做法。资本主义国家的大垄断企业,特别是跨国公司,通过企业内部各种限制性规定,或通过不同企业之间在生产、销售和价格等方面的协议,以限制其他公司的商品进入其所垄断的市场和开展正常商业活动的行为。其目的是获取垄断高额利润。限制性商业惯例名目繁多,内容广泛。主要做法有:(1)国际卡特尔组织和协议,是跨国公司间实行限制性商业惯例的最重要的形式。它规定一些共同遵守的在生产、销售、进出口贸易、消费、价格和技术转让等方面的限制性措施,共同对付局外公司,以保持各自在其市场上的垄断地位。(2) 运用调拨价格来限制竞争惯例,以实现其逃避在所在国的税收,调整利润,资金调拨,逃避汇率风险和协助子公司竞争,以及用于调节本公司内部的生产和贸易。(3) 通过兼并、渗透、技术垄断和转让的限制来垄断市场,以及运用国家垄断机制和采用限制性的措施等。 ☚ 国际反托拉斯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外汇管理暂行条例 ☛ 限制性商业惯例 限制性商业惯例亦称“限制性商业做法”。资本主义国家大企业,通过各种限制性的规定,以限制其他企业的商品进入其所垄断的市场的一种行为。常见的有:规定生产设备及原材料的购买来源,对外的购买作价和对内的调拨作价; 规定商品的生产种类和数量、商品的出口量和销售价格、商品的销售市场和销售渠道等。这类限制性做法往往是由同业的一些大公司,通过正式、非正式或口头协议合谋进行的,在国内市场或国际市场上都会出现,是贸易保护主义的一个重要手段。一些西方国家法律禁止这种活动,例如,美国的一系列反托拉斯法,其他国家也有类似立法。 ☚ 有秩序销售协议 进口押金制 ☛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