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项王亭赋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项王亭赋 项王亭赋辞赋名篇。唐代李德裕作。《文苑英华》、《全唐文》见载。其序云:“丙辰岁(836)孟夏,余息驾乌江,晨登荒亭,旷然远览,因睹太尉清河公刻石”,感项氏“违天违人,霸业隳矣”,“然艤舟不渡,留骓报德,亦可谓知命矣”。“自汤武以干戈创业,后之英雄,莫高项氏,感其伏剑此地,因作赋吊之”。文章开篇点题,写作赋怀古之缘由:“登彼高原,徘徊始曙”,“叹乌江之不渡,想山川之未改,嗟斯人之何遽。”然后以一“思”字领起下文议论:先追思项王一生事业,叹惜其功败垂成:“按秦图而割据,恃八千之剽疾”,“谓天命之可欺,何霸王之不寤”;再用“嗟乎”引起对项王失败的议论;探究“羽一败而终仆”之根本原因:“独任于威力,不由于智虑。”在检讨项氏失败原因时,又以其当年不可一世;及死而雄风犹盛与之失败时“帐中美人寄命而无处”相对比,深表惋惜之情。最后,回顾全文,照应开篇,写自己惜其英勇一世而霸业无成的吊古之情。本文借项王亭怀古,议论项王,讽谕当世。赋文叙事、议论与抒情结合,寓情于事,寓理于情,议论中肯,情致幽远,对英雄失路的怜惜之痛溢于字里行间;结构严谨,层次分明,首尾呼应,浑然一体。(方雪松)【柘枝舞赋】 辞赋名篇。唐代沈亚之作。《文苑英华》、《全唐文》见载。作者因“值宴于郑卫之侯”得观柘枝舞,感其“益肆于态”,故作赋以记其容。文章写舞女之舞姿舞态与歌舞之艺术魅力。先切题写柘枝舞为西南边地民间之俗舞:“昔神祖之克戒,宾杂舞以混会”;继之写舞女服饰之妍、舞姿之柔美;再次写歌舞之高潮:鼓乐一变而为高冗,舞女应律而变容态,节奏急促,动作刚劲,“抑倚昂,蹈节振臂,驱捷蹀以促碎,尽戎仪于弱媚”,再现戎地尚武习俗;再其次写观者之感受:“曲响未遒,边风袭吹”,闻“代马之清嘶”,见“西河之剑气”,侧写舞女艺术之精妙;最后借客人之口,称颂柘枝舞之快意人心。抓住特征,采用直接与间接描写相结合之手法,从舞者与观者双向方面落笔,描绘柘枝舞之舞姿舞容,效果殊佳。又善用烘托之法,以气氛烘托舞女艺技,以心态烘托舞姿舞容,形象生动。句式工整,语言省净,一洗歌舞辞赋之陈套,别具风味。后来卢肇《湖南观柘枝舞》,脱迹于此篇,但卢文前后拖沓多芜辞,不如沈文之洗练。 ☚ 春雪赋 封西岳赋 ☛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