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韩元吉《霜天晓角蛾眉亭》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韩元吉《霜天晓角蛾眉亭》

《霜天晓角 蛾眉亭》·韩元吉

韩元吉

倚天绝壁,直下江千尺。天际两蛾凝黛。愁与恨,几时极? 怒潮风正急,酒醒闻塞笛。试问谪仙何处?青山外,远烟碧。

这是一首即景抒情的小词。题目为《蛾眉亭》,也就是登蛾眉亭有感而作。开章两句只有九个字,却用高度概括的艺术手法写出了牛渚山、采石矶、蛾眉亭地理形势的特色。“天际两蛾凝黛”,写远望长江两岸对峙的东、西梁山,就像姑娘的两道蛾眉。作者用姑娘的双眉来比喻相对的山峰,不但新颖别致。而且另寓深意。“凝”字写眉头紧皱的样子,是说天门山也像人一样,因为中原沦陷,满腔悲愤愁苦,所以紧锁双眉。“愁与恨,几时极”,直接抒发作者渴望收复失地的思想感情,这里用拟人的手法,假托向两岸青山问话,表达自己胸中的无限忧虑。

下片紧承上句,写引起“愁与恨”的缘由。“怒潮风正急,酒醒闻塞笛”是说天近傍晚,江潮汹涌,耳边传来了边防军苍凉悲壮的笛声。当涂地处祖国腹地,可是如今却成了边塞,听到边防军的笛声,触动作者对中原故土的思念之情。忧国伤时,感慨无限,禁不住忧心似焚。最后以“试问谪仙何处,青山外,远烟碧”结尾。李白晚年寄居当涂,死在当涂。他生前曾游历采石矶、牛渚山一带,有不少李白的遗迹,“青山外”写李白葬身之地,“远烟碧”写作者在蛾眉亭遥望青山,作者对李白的崇敬、仰慕之情,也就尽在不言之中。


唐宋词之韩元吉《霜天晓角蛾眉亭》原文、注释、译文和点评赏析 - 可可诗词网

韩元吉《霜天晓角蛾眉亭》

《霜天晓角 蛾眉亭》

倚天绝壁。直下江千尺。天际两蛾凝黛。愁与恨、几时极。 怒潮风正急。酒醒闻塞笛。试问谪仙何处?青山外、远烟碧。

【注释】 ①蛾眉亭:《安徽通志》:“蛾眉亭在当涂县北三十里,据牛渚绝壁。”牛渚,即牛渚矶,又名采石矶,在今安徽马鞍山市区西南七公里的翠螺山麓。②天际两蛾:《安徽通志》:“蛾眉亭……前值二梁山(即东、西梁山,又名天门山),夹江对峙,如蛾眉然。” ③怒潮:采石矶悬崖峭壁,兀立江流,遥对天门山,长江受此夹江对峙所阻,水流甚为湍急。李白《横江词》写此云:“海神来过恶风回,浪打天门石壁开,浙江八月何如山;涛似连山喷雪来。” 闻塞笛:塞笛即羌笛。此喻边声。南宋与金国划淮水为界,此亦为边境军事要地。且采石矶自古为南北战争必争之地。南宋绍兴三十一年(1161)虞允文在此大败金兵。史称采石之役。或以为此词写于此战前后。④谪仙:即唐诗人李白。李白《对酒忆贺监诗序》:“太子宾客及贺公于长安紫极宫一见余,呼余为谪仙人。”相传李白在当涂采石乘醉泛舟,俯身取月遂溺死。采石矶有李白衣冠冢,捉月台。何处:采石矶有李白衣冠冢。唐·白居易《李白墓》诗:“采石江边李白坟,绕田无限草连云。”

【译文】 采石矶倚天耸立、绝壁插云,横空直下干尺,巍巍截峙江中。(隔江对峙)横亘天际的天门山东西二梁,宛似凝愁含恨的两抹黛眉,愁和恨,(如滔滔江水)几时穷尽?

正是风急怒潮生的时刻,(借酒浇愁),酒醒之后,耳边声声苍凉的塞笛(使人心如潮涌),试问当日赏游采石的李白今在何处?眼但见青山之外,远处烟水山岚一片愁碧。

【集评】 元·吴师道:“韩南涧题采石蛾眉亭词(词略),此《霜天晓角》调也,未有能继之者。”(《吴礼部词话》)

【总案】 词人江山赋咏以寓情,“愁与恨,几时极”的心境,因移情作用而由物象传达,使感情的表达曲折含蓄。俊才见弃的悲愤,亦以“试问谪仙何处,青山外、远烟碧”的典事人物、景物摇曳传达,更显得沉郁。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2 0:43: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