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读音t·ing(-),为ing韵目,属ing—eng韵部。他丁切,平,青韵。
❶皮带。《字汇》:“鞓,皮带。”
❷泛指带子。
❸佩玉上的绶带,同“。”《集韵》:“,系绶也,或作鞓。”

上一条: 下一条:

鞓梃tǐng

皮带鞓。例:鞭子的鞭~儿。
❍ 皮~绳。
《玉篇》:“鞓,皮带鞓。”

{}7195皮制马缰。官话。元朱凯《昊天塔》:「把这厮带~可搭的𭡗定。」

鞓tīng

古代名物 > 日用類 > 用物部 > 繩袋 > 鞓
鞓  tīng

皮帶。《字彙·革部》:“鞓,皮带。”唐·杜牧《分同東都寓居履道四十韻》:“脛細摧新履,腰羸減舊鞓。”《宋史·輿服志五》:“大觀二年,詔中書舍人、諫議大夫、待制、殿中少監許繫紅鞓犀帶,不佩魚。”又泛指帶子。明·佚名《節孝記》第九齣:“紅塵夢從此斬青萍,玄猿性早以鎖黄鞓。”明·湯顯祖《牡丹亭·遇母》:“不載香車穩,趿的鞋鞓斷。”


古代名物 > 冠服類 > 身服部 > 襟袖帶佩 > 鞓
鞓  tīng

亦作“䩠”。亦稱“鞓帶”。《玉篇·革部》:“䩠,皮帶;鞓,同上。”唐以後多用絲綢包裹,並以色彩與所飾銙片標示官位高下。唐·李賀《歌詩編·酬答》:“金魚公子夾衫長,密裝腰鞓割玉方。”《醒世姻緣傳》第一回:“定製了一根金黄辮鞓帶……選了一匹青色騸馬,使人預先調習。”

鞓ting

EC98
<文>皮腰带:腰~。

腰带

腰带

裤带 鸾带 褡包 恭带 裹腰 系腰 束腰 束带
腰带和佩巾:鞶帨
美女的腰带:赵带
束腰,古代武将装饰:鞬腰
皮做的束腰带:革带 皮带 挺带(~皂靴)
古代男子束衣的革制腰带:
古代官员束在腰间的皮带:腰带
古代官服的皮制大带:鞶带
用铜镜做装饰的革带:鞶鉴
古代腰带上的饰物:
束腰的大带:鞶厉
以锦缘饰的束腰大带:锦绅
古代士大夫束于腰间,一头下垂的大带:
一种束腰带:钩鞶 钩落(钩落带) 钩络带
黄色的腰带:黄鞓
丝织的腰带:勒帛
皮制的腰带:鞓(鞓带) 皮带
皮制腰带的带身:
玉饰的腰带:玉带 皓带
古代丧服所用的麻带:绖(绖带)
旧时丧服上系于腰间的麻带或草带:腰绖
(围扣腰部的饰带:腰带)

☚ 带子   丝带 ☛

鞓tīng

也作“”。也称“鞓带”。以布帛包裹的皮带。由上古鞶带演变而来。唐代以后较为普及,上自帝王,下及士庶,常朝礼见均可用之。通常制为两截,前后各一:前者形制较为简单,只在一端装一带尾,带身钻有小孔若干,以便承受扣针;后者周身饰有带銙,质料造型不一,藉此辨别身份等级。两端则各装一个缀有扣针的带头,使用时先将一端扣结,围系于腰,再将另一端扣合。蒙覆在皮带之外的布帛有多种颜色,红色者称“红鞓”,黄色称“黄鞓”,黑色称“皂鞓”。唐代喜用黑鞓,唐末五代多用红鞓,宋代庶官常服之带多用黑鞓,四品以上则用红鞓。明清时帝王服饰以黄为贵,朝服之带多用黄鞓。唐李贺《酬答》诗:“金鱼公子夹衫长,密装腰鞓割玉方。”清王琦注:“鞓音‘汀’,皮带也。曾本、二姚本作‘’,同一字耳。割玉方,谓裁玉作方样,而密装于皮带之上也。”五代后唐马缟《中华古今注》卷上:“文武品阶腰带,盖古革带也。自三代以来,降至秦汉,皆庶人服之,而贵贱通以铜为銙,以韦为鞓,六品以上用银为銙,九品以上及庶人,以铁为銙。”宋庞元英《文昌杂录》卷五:“礼部林郎中言:昔见宋赐道,说唐朝帝王带虽犀玉,然皆黑鞓,五代始有红鞓,潞州明皇画像,黑鞓也。其大臣亦然。余昔通判滑州,见州衙设厅东西有贾魏公祠堂,皆黑鞓玉带,不知红鞓起于何时也?”岳珂《愧郯录》卷一二:“大观二年五月十七日,诏中书舍人、谏议大夫、待制殿中少监,许系红鞓犀带,更不佩鱼。迄于中兴,乾道九年十二月五日,诏中书舍人、左右谏议大夫、龙图天章宝文显谟徽猷敷文阁待制权侍郎,许服红鞓排方黑犀带,仍佩鱼。于是其制始定。”《元史·舆服志一》:“(祭服)带八十有五,蓝鞓带七,红鞓带三十有六。”清王先谦《东华续录·乾隆五十五年》:“谕:据成林面奏阮光平所用衣服冠带已命如式制造,俟其来京赏给,惟该国王存国所系属红鞓,今欲加赏金黄鞓带,以昭优异。”

鞓tīnɡ

 [书] (皮革制成的腰带) leather belt or sash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4 10: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