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刺猬皮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刺猬皮 中药名。 见《本草原始》。别名:猬皮、仙人衣。为刺猬科动物刺猬Erinaceus europaeus L.或短刺猬Hemiechinus dauuricus Sundevall的皮。全年均可捕捉,于冬眠时捕获更易。捕得后,用刀纵剖腹部,将皮剥下,翻开,撒上一层石灰,于通风处阴干。干燥的皮呈多角形板刷状或直条状,有的边缘卷曲成筒状或盘状,长约3~4厘米。外表面密生错综交插的棘刺,刺长1.5~2厘米,坚硬如针,灰白色、黄色或灰褐色不一。在腹部的皮上多有灰褐色软毛。 皮内面灰白色或棕褐色,留有筋肉残痕。具特殊腥臭气。 主产河北、江苏、山东、河南、湖北、湖南等地。炒刺猬皮:取拣净的刺猬皮,剁成小块,洗净,晒干,另取滑石粉置锅内炒热,加入刺猬皮,炒烫至黄色,取出,筛、刷去滑石粉,剪去毛,放凉。 味苦,性平,有小毒。入肠、胃经。降气定痛,凉血止血。治反胃吐食,腹痛疝气,肠风痔漏,遗精。《神农本草经》:“主五痔阴蚀下血,赤白五色血汁不止,阴肿痛引腰背,酒煮杀之。”内服:煎汤,6~9克;或入散剂。 外用:研末撒或调敷。得酒良。 畏桔梗、麦门冬。 ❹ 治脱肛:猬皮1枚,磁石120克,桂心1尺。上3味,治下筛。饮服方寸匕,日1服(《千金方》)。 服药过程中可有尿道灼痛感,勿顾虑(内蒙古《中草药新医疗法资料选编》)。 ❽ 治鼻中息肉:猬皮炙末,绵裹塞之3日(《千金方》)。 ❾ 治猘犬咬人:猬皮、头发等分。烧末,水和饮1杯。 若或已目赤口噤者,折齿下之(《补缺肘后方》)。上层的刺,是由角蛋白所成。此是主要成分。 下层的真皮层,主要为胶原与其它蛋白质如弹性硬蛋白之类和脂肪等所成。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