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陆秀夫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陆秀夫1236—1279

南宋末抗元名臣。字君实。楚州盐城(今属江苏)人。宝祐四年(1256年)与文天祥同中进士。曾为李庭芝幕僚。景炎元年(1276年)任礼部侍郎,曾奉命赴元军请和,未成。元军攻破临安(今浙江杭州),他和将领苏刘义等退温州,后在福州拥立九岁的赵是为帝,继续抗元。景炎三年(1278年)赵昰死,他又和张世杰等立八岁的赵昺为帝,任左丞相。后奉昺居厓山(今广东新会南)。次年元将张弘范率军来攻,他坚持抵抗;厓山被攻破后,背负赵昺投海死。遗著有《陆忠烈集》。

陆秀夫1236—1279

字君实。楚州盐城(今江苏盐城县)人。南宋大臣、文学家。理宗宝祐四年进士,历司农寺丞、宗正少卿、礼部侍郎等。力主恢复,坚持抗元。先后拥立益王赵昰、卫王赵昺为帝,任端明殿学士、左丞相等。公元1279年,元兵攻破厓山,秀夫驱妻子入海,然后背负赵昺投海而死。有《陆忠烈公遗集》一卷。
索引:陆秀夫,君实,忠烈。

陆秀夫1236—1279

南宋抗元名臣。字君实,楚州盐城(今属江苏)人。宝佑进士。初为李庭芝幕僚,后官礼部侍郎等职。临安失守后至福州,与张世杰等立赵昰为帝。昰死,又拥赵禺,奉帝居厓山(今广东新会南),任左相,继续组织抗元。祥兴二年(1279年)为元军所败,负帝投海而亡。有《陆忠烈公遗集》。

陆秀夫

陆秀夫1236——1279

字君实,楚州盐城(今属江苏)人。宝佑四年(1256)与文天祥同中进士。临安(今浙江杭州)为元兵攻陷时,他礼部侍郎职。后与文天祥等在福州拥赵昰为景炎皇帝,继续抗元,赵昰死。他和张世杰等又立赵昺为帝,任左丞相,在厓山(今广东新会南)抵抗,元兵破厓山,他背负赵昺投海死。为历史上著名的爱国忠臣。著有《陆忠烈集》。陆秀夫随南宋小朝廷辗转南方时,朝内不少公文出自他的手笔,其《拟景炎皇帝遗诏》一篇尤为知名。

☚ 周密   王炎午 ☛

陆秀夫1236~1279Lu Xiufu

court official and person of ideals and integrity of the Song Dynasty.Works: Remaining Collection of Master Lu Zhonglie,etc.

陆秀夫1236—1279

南宋大臣。字君实。楚州盐城(今属江苏)人。宝祐四年(公元1256年),与文天祥同中进士。初为李庭芝幕僚。德祐二年(公元1276年),任礼部侍郎,和将领苏刘义等退温州,后在福州拥赵昺为帝,继续抗元。景炎三年(公元1278年),赵昰死,他与张世杰等立八岁的赵昺为帝,任左丞相。次年,奉赵昺在崖山(在今广东新会南),在海上坚持抵抗。崖山被攻破时,背负赵昺投海死。著有《陆忠烈集》。

陆秀夫1236—1279

字君实。宋楚州盐城(江苏盐城)人。宝祐四年(1256)进士,李庭芝辟置幕中。三迁至主管机宜文字。德祐元年(1275),擢宗正少卿兼起居舍人。二年,以礼部侍郎奉使与元军议和,不就而还。追从二王走温州,与陈宜中、张世杰立端宗于福州,进端明殿学士、签书枢密院事。景炎三年(1278),端宗死,与张世杰等立帝昺。为左丞相。虽流离倥偬,犹日书《大学章句》以劝讲。祥兴二年(1279),元将张弘范破厓山, 自度不可脱,乃杖剑驱妻、子入海死, 自负帝昺投海。宋亡。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2 4:18: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