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城yáng chéng见“窥宋”。李商隐《镜槛》:隐忍阳城笑,喧传郢市歌。吴融《倒次元韵》:阳城迷处笑,京兆画时嚬。 阳城 ☚ 搦战 车骑将军 ☛
阳城 ☚ 武涉 沈水 ☛ 阳城yáng chéng楚地名,春秋时楚国贵族的封邑。宋玉《登徒子好色赋》:“嫣然一笑,惑阳城,迷下蔡。”《文选》李善注:“阳城、下蔡,二县名,盖楚之贵介公子所封。”《九怀·陶壅》:“息阳城兮广夏。” 阳城 阳城蜀城门名。《太平环宇记》剑南西道益州华阳县,引李膺《益州记》曰:“少城有九门,南面三门,最东曰阳城门,次西曰宣明门。蜀时张仪楼,即宣明楼也。重阁复道,跨阳城门。” 《文选》刘渊林《注》:“阳城,蜀门名也。”左思《蜀都赋》:“结阳城之延阁,飞观榭乎云中。”——长廊栈道连结阳城之门,楼台翘檐好像在空中飞舞。 ☚ 羊角 阳春 ☛ 阳城yáng chéng〖名词〗 阳城(736—805),唐定州北平(今河北完县东南)人,字亢宗,家贫好学,进士及第后隐居中条山,后由李泌推荐,被德宗召拜为谏议大夫,任官期间每日饮酒,不理政务。为此韩愈写了《争臣论》(1)。《争臣论》:或问谏议大夫阳城于愈,可以为有道之士乎哉? ——有人向我询问谏议大夫阳城,可以认为他是有道德的人吗? 阳城即今河南登封东南告成镇。夏禹的都城。东周为阳城邑。战国时期为韩的重镇,且以铸铁而著名。两汉以后称阳城县。武周万岁登封元年(696年)改为告成县。五代后周时改县为镇。参阅中国历史博物馆考古调查组等《河南登封阳城遗址的调查与铸铁遗址的试掘》和邹衡《夏商周考古学论文集》第五篇一。 阳城封邑名。《吕氏春秋·上德》:“墨者巨子孟胜善荆之阳城君”,为楚悼王时事。阳城君又见于曾侯乙墓竹简。故址所在有二说:(1)秦阳城县治,今河南方城县东;(2)汉汝南郡阳城县治,今河南商水县西南。 阳城❶夏禹时都。春秋郑邑。在今河南登封县东南。秦置县。
❷“阳城”《汉书》作“城阳”。城阳国都莒(今山东莒县)。
❸邑名。❶东汉蒲阴县地,在今河北清苑县西南。
❷在今甘肃泾川县境。
❹即繁阳城。在今河南内黄县西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