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主观归罪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主观归罪“客观归罪”的对称。以行为人具有犯罪思想或者犯罪危险性作为定罪依据,而不论行为人在客观上是否实施了危害社会的行为,以及危害行为与危害结果之间有无因果关系。主观归罪是奴隶制刑法和封建制刑法的一个突出特点,为现代刑法理论所否定和批判。中国刑法贯彻主客观相一致的原则,反对主观归罪。 主观归罪剥削阶级任意扩大刑事追究范围的一种方式。即只要某人有犯罪思想,即使客观上并未实行犯罪,也可追究其刑事责任。如封建时代的“腹诽罪”和“思想犯”。我国刑法坚持主客观相结合的原则,反对主观归罪。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