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闻笛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闻笛

 

赵 嘏


 谁家吹笛画楼中?断续声随断续风。
 响遏行云横碧落,清和冷月到帘栊。
 兴来三弄有桓子,赋就一篇怀马融。
 曲罢不知人在否,余音嘹亮尚飘空。


 【原诗今译】


 是谁家在华美的楼阁里吹奏笛子?
 断续的秋风,送来了断续的笛声。
 笛声忽而横越碧空,使流云驻足,
 忽而清和,混着月光飘进了帘栊。
 听了这缕缕不绝的奇妙的笛声呵,
 使我想到那东晋笛手桓伊的美名。
 我多么想写一首赞美他的笛赋呵,
 可惜我缺乏汉代马融的旷世才能。
 听完了曲子还不知吹笛者是何人,
 只觉余音嘹亮,飘满秋天的碧空。


 【鉴赏提示】
 唐诗中有不少描写音乐的作品,如韩愈的 《听颖师弹琴》、白居易的《琵琶行》、李贺的《李凭箜篌引》和钱起的《省试湘灵鼓瑟》等都是广为传诵的名篇。赵嘏这首诗则是专写笛声之妙的,虽不如前四诗有名,却也有一定的特色。
 因为是七言律诗,篇幅和格律上都有严格限制,就不便像古体那样用较多的铺叙作正面描写和渲染了。何况,首联要交代笛声的由来,必不可少,但这已占用了两句,真正可以用作描写的便只有后边三联共六句而已。其中,颔联用“响遏行云”和随月入窗作正面描述。《列子·汤问》中讲过一个“薛谭学讴于秦青”的故事,说秦青送别薛谭时“抚节悲歌,声振林木,响遏行云”。后世遂以“响遏行云”形容音乐之声的嘹亮动听。“响遏行云横碧空,清和冷月到帘栊”二句将无形的笛声化为有形的形象,构成一个秋夜寂静,月色清冷,笛声忽起,越窗而入的优美意境,从而使读者可见可闻,犹如身临其境一般。颈联引用古事以作侧面衬托。“桓子”指东晋桓伊(字叔夏,号子野)。他长于吹笛,路过清溪时应王徽之的要求,为其吹奏。据说,奏毕时只听空中笛声嘹亮,而人已杳然不见。东汉著名经学家马融亦好音乐,其《长笛赋》是描写音乐的一篇名作。知道这两件古事的读者自然可以充分调动他们的读书印象,与诗中的描写相印证,从而进入诗的“规定情景”中去,产生丰富的艺术联想了。尾联二句虚景实写,用“余音嘹亮”和“人在否”二意构画出一幅清空的艺术境界,给读者留下回味的余地,同时也与首联相应,使全诗结构完整。
 这首诗篇幅虽然短小,但由于作者运用了多样手法,从“闻”的角度对笛声进行全方位的扫瞄。遂使有限的形式有了充实的内容,而且使形象描写有了层次感,给读者以真实的艺术感受。

闻笛

指向秀因闻邻人笛声而思念亡友之事。魏晋之际,向秀与嵇康、吕安善,康、安为司马昭所杀,向秀路经他们在山阳的故居,听到邻人吹笛声声,愈加感怀亡去的好友,于是作《思旧赋》。赋入《文选》。后因用闻笛泛作悼念故人之词。《宋诗钞》 戴复古《石屏诗抄舟行往吊故人》:“倚篷思往事,闻笛为凄然。”

悼念

悼念

悼(~文;~词;~惜)
悼念死者:吊死 青禽
悼念亡者:悼亡
悼念亡亲:蓼莪 攀柏
悼念爱妻:荀令伤神
悼念知音:摧弦
悼念凭吊亡友:松枝挂剑 悬剑空垄 挂剑空垄 剑挂孤松
悼念故人之词:闻笛(~凄然)
悼念亡友之辞:黄卢 黄垆
对死者表示惋惜或悼念:九原不作 九京不作 九原莫作
悼念已故长者:悲谢傅
对着遗迹等悼念古人或感慨往事:凭吊
凭吊往古之事:吊古
举行仪式悼念:祭(~礼;主~;墓~;致~)
以菲薄祭品悼念亡友:只鸡絮酒
作佛事悼念死者:荐悼
悼念死者并慰问安抚家属:悼唁
发电报吊唁:电唁
至丧家祭奠死者并慰问其家属:吊慰
低头肃立,以表示沉痛的悼念:默哀(鞠躬~)
哀痛悼念:恻念
沉痛地悼念:隐悼
不忘旧情,沉痛悼念亡友:车过腹痛 转车腹痛 过车腹痛 腹痛车过 腹痛回轸
表示对死者的沉痛悼念:百身何赎 百身莫赎 百身宁赎 百身奚赎 人百何赎 人百莫赎 莫赎百身 万人何赎
生前无知己,死后只有青蝇来凭吊:青蝇吊客

另见:吊唁 怀念 祭奠 丧事

☚ 悼念   伤悼 ☛

《闻笛》wen di

Listening to the Flute→史弥宁 (Shi Mining)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2 20:02: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