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门有车马客行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门有车马客行 门有车马客行乐府歌曲名。《瑟调曲》之一。古辞已亡,现存有晋陆机、南朝宋鲍照、唐李白等作。皆写有客自外来,备述市朝变迁、亲友丧亡之意。《乐府诗集》引《乐府解题》,称曹植曾撰《门有车马客行》,今不传。植另有《门有万里客》一首,当从古题演化而出。 ☚ 野田黄雀行 楚调曲 ☛ 门有车马客行 门有车马客行乐府篇名。《乐府诗集》录入卷四○《相和歌辞·瑟调曲》。古辞已亡,现存陆机、鲍照、李白等同题拟作。唐吴兢《乐府古题要解》卷下曰:“曹植等《门有车马客行》皆言问讯其客,或得故旧乡里,或驾自京师,备叙市朝迁谢,亲友凋丧之意也。”诗歌皆以有客自外来,备述市朝变异、亲友丧亡为叙写内容。曹植《门有车马客行》诗已佚,另有《门有万里客行》,系从古题演化而出。 ☚ 艳歌行 蜀道难 ☛ 《门有车马客行》 诗歌。陆机作。诗中描述了久客他乡的游子见到故乡来客时的激动心情,表现了对家乡的深切怀念和对吴国灭亡所怀的余痛心情。诗中首先写见到故乡来客时“投袂赴门涂,揽衣不及裳,拊膺携客泣,掩泪叙温凉”,然后向客人问及家乡的邦族、亲友、市朝、城阙等等,最后发出感叹。感情真挚深沉,形象生动。 门有车马客行[晋]陆机 门有车马客,驾言发故乡。念君久不归,濡迹涉江湘。投袂赴门涂,揽衣不及裳。拊膺携客泣,掩泪叙温凉。借问邦族间,恻怆论存亡。亲友多零落,旧齿皆凋丧。市朝互迁易,城阙或丘荒。坟垄日月多,松柏郁茫茫。天道信崇替,人生安得长。慷慨惟平生,俯仰独悲伤。 《门有车马客行》为乐府旧题,属《相和歌辞·瑟调曲》。 《乐府解题》说: “曹植等《门有车马客行》皆言问讯其客,或得故旧乡里,或驾自京师,备叙市朝迁谢,亲友凋丧之意也”。 陆机此诗,按内容说,虽仍为对上述传统题材的继承和发挥,并无特别创新之处,但由于是紧密联系着作者的个人经历和切身体验写出来的,而非无病呻吟的一般因袭之作,故而显得情真意切,有感染力。而就写法看,也仍采用因“得故旧乡里”,从而生出一番主客问答的旧有形式,但由于作者能在结构布局上匠心独运,故而显得曲折婉转,可读性强。 全诗可分三层。从开头到“揽衣不及裳”为第一层,写迎客。“门有车马客,驾言发故乡。”这起首两句,既开篇擒题,又介绍客人,有一石二鸟之妙。意思是说:大门外车马喧嚣,原来是从故乡来了客人。 “念君久不归,濡迹涉江湘。”“君”,指主方,即诗人自己。这当是引述客人的话: “真想你呀!”客人一面停马下车,一面朗声喊道,“你跋山涉水,浪迹天涯,好久没有回家了!”接下来,则写自己出迎: “投袂赴门涂,揽衣不及裳。”“投袂”,拂动衣袖,形容精神奋发。 “揽衣”,提着衣服。 “不及裳”,古时有上衣下裳之分,这是说连长裤子也来不及穿好。这两句用了一连串紧张慌忙的动作,极为生动传神地表现出听到故里乡亲来到时那种急于迎接的激动心情。 从“拊膺携客泣”到“松柏郁茫茫”为第二层,写问讯。 “拊膺携客泣,掩泪叙温凉。”先写初见客人时的情状。 “拊膺”,以手抚摸着胸膛,这是人特别痛苦时常有的动作。 “温凉”,此指充满辛酸的过往岁月。两句是说,一见到故旧乡亲,就眼泪汪汪地一手拉着对方的手,一手抚摸着自己的胸膛,痛苦地追叙起过往充满辛酸的岁月。然后, “借问”以下八句,接写向客人问讯的具体内容。其中, “借问”四句,是对家乡亲友情况的问讯: “借问邦族间,恻怆论存亡。亲友多零落,旧齿皆凋丧。” “邦族”、“亲友”、“旧齿”,三者词异而义同,皆亲友意。四句意思是说:问起家乡众多亲友的情况,则得知有的早去世了,有的已流落他乡,而那些与自己同年辈者,更无一尚存,好不让人悲伤!而“市朝”四句,则是对家乡今昔变化的问讯:“市朝互迁易,城阙或丘荒。”“市朝”,本指集市,此意繁华之地。“城阙”,义同市朝。两句突出了家乡今昔变化之大,真所谓桑田沧海。 “坟垄日月多,松柏郁茫茫。”“坟垄”,即坟墓。这两句强调了家乡日益凄凉萧条。坟垄日多,松柏茫茫,可见人烟日少,景象益惨。目睹耳闻此情此景,岂不让人愈发感慨万千,哀伤无限! 从“天道信崇替”到篇末为第三层,是抒感。“天道信崇替,人生安得长。”这两句感慨人生短暂。“天道”,此指与“人生”相对称的自然、社会。“信”,实在。“崇替”,此意充满了交替变化。两句意思是: 自然、社会其实就充满了交替和变化,人当然不可能长生不老。“慷慨惟平生,俯仰独悲伤。”这两句感慨个人遭遇不幸。“惟”,思考,回想。“俯仰”,低头仰头,这是人十分痛苦,万般无奈时常有的表现。两句是说:追忆过往充满辛酸痛苦的岁月,也只好呼天抢地地发出阵阵的哀叹了。 门有车马客行
这是一首利用乐府旧题抒发个人情怀的作品。诗人通过问讯来客,打探亲友故交的消息,表达了对友人的深切思念之情,以及对市朝迁易、人生无常的感慨。诗人陆机少有大志,十四岁就领父兵为牙门将,本应立功沙场,报效国家,无奈东吴国运衰微,六年后就灭亡了。太康末陆机到洛阳,虽文才倾动一时,但遭遇坎坷,抱负不得施展,四十三岁被杀。这首诗从内容看,当是他后期羁旅生活的写实,感情抑郁,真挚动人。 全诗二十句,可作四层去理解。第一层开头四句,写客至。诗中着重写“车马客”的来历。这是一位久不登门的稀客,来自诗人久别的故国。因为是“濡迹涉江湘”,长期滞留江南,所以对那里的情况知道得很多。这样的客人临门,怎能不让人喜出望外呢! 第二层是五至八四句,写迎客有客自远方来,本是一大喜事,更何况是带来自己日夜思念的亲友消息的客人呢?诗人闻讯激动不已: “投袂赴门涂,揽衣不及裳”,一甩袖子就往门外跑,仓促间连衣襟都不顾提起。典型的细节刻画生动地写出诗人迎客的急切心情,间接反映出他对故国亲友的关切和思念。“抚膺携客泣,掩泪叙温凉”,以“抚膺”、“携”“泣”、“掩泪”、“叙”等一连串的行为,写出诗人见到“车马客”后的激动情景,反映了他与 “车马客”的密切关系。从 “借问邦族间”到 “松柏郁芒芒”八句是第三层,写诗人从客人那里了解到的旧友和故国的消息。“亲友”“旧齿”多 “零落”、“雕丧”; 市朝之中全是陌生的面孔; 那些豪华雄伟的宫殿,有的已经变成了荒野。而坟垅却日益增多,墓地的松柏却越来越繁茂了。这当是诗人意料之中的,但也是最不愿意听到的消息、社会的变乱、亲友故旧的相继谢世,给诗人带来很大的痛苦,因而叙事之中充满了感情。最后四句是第四层,直接抒发诗人的慨叹。面对着世事的沧桑之变和人事的代代交替,诗人意识到 “天道信崇替”,客观事物的规律就是新陈代谢,感到自然力的不可抗拒——“人生安得长”。他本想在人世间干一番事业,无奈仕途险危,羁旅多艰,平白添了许多苦恼。“慷慨惟平生,俯仰独悲伤”,字里行间流露出一种不可名状的悲哀,感情真实,凄切动人。 这首诗从构思来看比较平实,诗人是依照客观事件的自然发展顺序来写的。从客至、迎客,到叙谈,发感慨,顺理成章十分自然。但陆机是一位注重追求形式美的诗人,这首诗也毫不例外,如讲求排偶、词句华美等。全诗二十句,对句就有六组。如 “抚膺携客泣,掩泪叙温凉”、“亲友多零落,旧齿皆雕丧”等,对得比较工整,不仅使感情的抒发更加充分,而且增加了诗的美感,对格律诗的产生有一定的影响。全诗的用词比较考究,如 “濡迹”、“旧齿”、“崇替”、“俯仰”比较典雅; “投袂赴门涂,揽衣不及裳”写得形象生动,体现了文人诗作的特点。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