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帕金森定律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帕金森定律

英国政治学家和历史学家帕金森(C.N.Parkinson,1909—)于1958年在其名为《帕金森定律》(中文译为《官场病》)的讽刺小品杂文集中揭露和嘲弄英国官场种种弊病的通称。该书通过对英国政治制度、政府机构、人员设置及机关、企业工作制度和工作方法的描绘,揭示官僚主义种种表现:任人唯亲、因循守旧;机构臃肿、人浮于事;浪费惊人、效率低下;外行操纵决策机构,重大问题决策往往取决于偶然因素;追求舒适豪华的工作环境;领导层妒嫉、无能,内耗丛生;老年人不肯轻易让权,年轻人提升困难,等等。“帕金森定律”现已在世界上成为官僚主义的代名词。

帕金森定律

帕金森定律

英国著名政治学家、历史学家诺斯古德·帕金森,通过对资本主义国家特别是英国行政组织中普遍存在的官僚主义弊端的敏锐观察,以幽默、轻松的笔调写了许多讽刺小品,发表在英国《经济学人》和美国《哈泼杂志》等刊物上。1957年他将这些小品汇集成册公开出版,名曰《帕金森定律》 (或译《官场病》)。此书出版后轰动一时,成为世界畅销书,于是“帕金森定律”成为讽刺资产阶级官僚政治的专有名词。其主要内容有: (1) 政府机构的膨胀是无法避免的,行政首长为了扩大自己的权势与地位,总是以各种借口增加下属人员,于是行政机构越来越庞大。并以统计为依据,计算出政府机构的膨胀率为年5.17%到6.56%之间; (2)行政机关成立的年代愈久,其人员的素质会愈来愈低,因为行政首长为了能有效驾驭下属,同时,避免对自己的职位、晋升造成威胁,往往任用比自己能力差的人员。于是,行政机关增加人员,就好像是在展开一场搜罗蠢货的竞赛; (3) 行政机关开会时间的长短,与所讨论的问题的重要程度成反比。因为小事大家都懂,无关痛痒,责任不大,所以人人争相发言,会议拖的时间很长,而大事责任重大,自己又不懂,于是人人谨慎,噤若寒蝉,会议很快就结束; (4)各种委员会中委员的人数总是日渐增多,结果效率越来越低,直至不起作用,名存实亡,而由其中少数起作用的委员所形成的正式或非正式的核心委员会所代替。而核心委员会也会逐渐膨胀,日趋庞大,效率降低,不起作用,又被新的较小的核心委员会所代替。如此周而复始,恶性循环,行政效率越来越低; (5)行政机关内部的行政效率日益降低,但外表的建筑物及设备却越来越豪华,所以,凡是大兴土木建筑豪华的办公楼和购置华丽陈设的机关,一定是一个日趋腐败的机关。“帕金森定律”虽然很难说科学,但它对资本主义国家行政组织存在的弊端所作的揭露和剖析,还是颇为深刻的。

☚ 美国行政机构系统   行政领导 ☛

帕金森定律

Parkinson’s law(工作总是到时限最后一刻才会完成)

帕金森定律

帕金森定律Parkinson's law

亦称“帕金森现象”、“金字塔上升”。揭示社会现象的原理之一。英国历史学家、政治学家帕金森(Cyril Northcote Parkinson, 1909—1993)在1958年出版的《帕金森定律》中提出。帕金森阐述了机构人员膨胀的原因及后果: 一个不称职的官员,可能有三条出路。第一是申请退职,把位子让给能干的人;第二是让一位能干的人来协助自己工作;第三是任用两个水平比自己更低的人当助手。第一条路会使其丧失许多权力;第二条路会导致那个能干的人成为自己的对手;第三条路最适宜,因为两个平庸的助手分担了他的工作,他自己就可以发号施令。两个助手无能,也就上行下效,再为自己找两个无能的助手。如此类推,就形成了一个机构臃肿、人浮于事、效率低下的领导体系。该定律不仅在官场中出现,在很多组织中也能看到。

☚ 墨菲定律   彼得原理 ☛
00005518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2 20:06: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