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帕里-劳德理论及其应用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帕里-劳德理论及其应用

帕里-劳德理论及其应用

口头诗歌创作研究的一种。帕里-劳德理论又称套语理论(FormulaicTheory),由美国学者米尔曼·帕里(Milman Parry)及其学生阿尔伯特·劳德(Albert Lord)所创。他们在南斯拉夫做实地考察时发现,远古史诗并非一人所作,而是经过数代口耳相传,不断加工而成。那些口吟诗人多是文盲,自幼跟人学作诗技巧,了解故事内容,熟悉习用的词语(即套语)和连贯故事片断的套路(即套式)。套语帮助他们组织诗行,套式帮助构建整个诗歌。他们一旦独立表演,便能脱口而出,即席吟唱。帕里-劳德理论对西方荷马史诗和其他史诗研究影响很大,而且在它受到普遍重视后不久,西方汉学家就把它移植到了中诗研究领域。移植始于美国学者傅汉思(Hans H.Frankel),1969年他发表了《中国民歌〈孔雀东南飞〉里的套语语言》(载《历史语言研究所集刊》第39期)一文,研究的是一部叙事之作。接着美国学者王靖献用来研究抒情诗,写成《钟鼓集》(伯克利,1974)一书,这是迄今所见移用套语理论规模最大、剖析最详的著作。除此而外,还有一些用于中国古典诗词和古典小说研究的例子。《诗三百》有袭用诗句、意匠的现象,这为帕里-劳德理论提供了试验田。王氏以《诗经》为研究对象,分辨三百篇的套语与套式,统计套语在各类诗歌中复现的次数。根据统计资料及其分析,他得出如下结论:一、《诗经》基本上属于口头创作:二、它与音乐有关;三、它反映出了从口头创作到书面创作的过渡;四、套语研究有助于确定创作年代的先后;五、西方所说的“套式”与中国所说的“兴”极其类似;六、口头诗歌自有其创作方式、审美标准,不能用书面创作去衡量。王氏将西方的口头叙事诗歌创作理论移用于中国的抒情诗,是个大胆的尝试,学术界对此褒贬不一。否定意见认为,中国的抒情诗形式短小,创作时诗人可在心内从容推敲,不必像西方吟行诗人那样不假思索,脱口而出。参见“《诗经》里的套语”和“《诗经》里的套式”条。

☚ 反讽说   《诗经》里的套语 ☛
00007484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4 4:26: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