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刘清之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刘清之 【生卒】:1134—1190 【介绍】: 南宋教育家。 临江军(今属江西)人,字子澄,学者称静春先生。受业于兄靖之。甘贫力学,博极群书。 绍兴二十七年(1157)进士,历建德县主簿、万安县丞、知宜黄县、太常寺主簿、知袁州等。 尝往见朱熹,尽弃辞章,慨然有志于义理之学。主张“力行切己者,省察性情为务”;(《宋元学案·清江学案》)政治上,认为“今日之俗,惟知得而忘义”,因此他特别强调义理之教,主张将义理作为治理国家的根本方针。 他说:“夫为政之道,有政有教,理也义也,人心所同。谓今世明于义理,竟难其人,不亦诬乎!但当精择百官,求其明于义理者,以为监司,为学官,为守令,为将帅,则风俗知变,上下一心。 吾君吾相,端本清源,所以仪刑万邦者,不出于他,而举出于理义,将以绍复大业,无难矣。”(同上)学术上,主张探索经书义理。尝讲学吕祖谦书院,筑临蒸精舍,晚年又筑槐阴精舍,以处来学。“其所讲,先正经,次训诂音释,次疏先儒议论,次述古今所紬绎之说,然后各指其所宜用。”(《宋史·刘清之传》)“如治心、治身、治家、治人,确然皆可举而指之,”(《宋元学案·清江学案》)即不空泛议论,确然有实。他反对空谈性理,提倡实践。他说:“苟志于学,而乃唯性理文书是传是玩,善士大夫是攀是慕,与向来眩于文章、溺于训诂、流于一教者同一辙也。”“有志者,于容貌颜色辞气用力如曾子、于视听言动用力如颜子,则先儒之训,简易明白,皆可举而行,谁能御之。”(同上)他斥佛、老等学说为“异端”,认为“异端侵畔,良可忧。”(同上)清之为人,“孝友诚笃,质直好义,意广而心和,强敏而有立”,(同上)一生致力讲学,生徒遍于东南,对儒学的传播做出了贡献。著有《训蒙新书·外书》、《曾子内外杂篇》、《墨庄总录》、《刘清之文集》等。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