锁肚病证名。 ❶指初生儿大便不通。婴儿出生后二三日不大便,除生理畸形外,大多由于胎热壅结,或胎禀不足,大肠传送无力所致。胎热者宜清肠,用一捻金;胎禀不足者宜益气,先用独参汤,继以蜜煎导法。 ❷脐风三证之一。《幼科发挥》:“锁肚证,脐突青肿,肚腹胀大,青筋浮露,大便涩不通者,不治。” ❸肛门内合的一种证型。 锁肚小儿破伤风。脐风三证之一。见《婴童百问》。指婴儿生下一周后忽然吃奶困难,腹部板硬发红,口紧啼哭等。多为断脐时消毒不严所致。 锁肚鎖肚suǒ dù病证名。指小儿初生后二三日内大便不通。《医宗金鉴·幼科杂病心法要诀》:“大便不通名锁肚,皆缘热毒受胎中。”吴谦注:“小儿初生……若至二三日不大便者,名曰锁肚,乃胎中受辛热之毒,气滞不通也。” 锁肚suǒdù脐风三证之一。婴儿生下一月后, 忽然乳不下咽, 腹壁板硬, 腹皮发红,撮口啼哭, 手足口气俱冷。多因断脐时消毒不严, 或遮护不密, 风邪侵入所致。治宜祛风散寒, 行气止痛。用乌梅散(乌梅、延胡索、甘草、乳香、没药、钩藤) 或沉香降气汤( 《婴童百问》: 沉香、香附、砂仁、甘草)。 锁肚suǒ dùlocked abdome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