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词尾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词尾

❶又称构形词缀。 指附在词干之后表示语法意义的构形语素。 在形态变化丰富的语言里, 词尾是重要的语法手段。 如: 英语词teachers, s附在语干teacher之后, 表示复数, s就是词尾。 词尾表示的语法意义有时、 体、 态、 数、 格等范畴。 汉语是分析型语言, 缺少形态变化。 有人认为汉语没有严格意义上的词尾。 有人把附在名词或代词后表复数的 “们”看成词尾。 如: “人们、 老师们、 同志们; 你们、 我们、他们、 咱们”等。还有人把置于动词后表动态的 “着、了、过”当作词尾。如: “读着、听着;读了、听了;读过、听过”等。
❷有些著作把构词的后缀叫做词尾。见“后缀”。

词头←→词尾cí tóu ← → cí wěi

词头;加在词根前面的构词成分,如“老蛇”的“老”,“阿姨”的“阿”。
词尾:加在词的最后,表示词形变化的词素,如“同志们”的“们”,“跑着”的“着”。
【例】 比如词法学造词法所用的原料是词头、词尾、词嵌、词干……,方法是词法里的基本规律和规则,用这些原料和方法造词就形成了一个大的造词法体系——词法学造词法体系。(任学良:《汉语造词法》)

词尾

词尾

也叫“后缀”“语尾”“后附加成分”“后置成分”。加在词根后面的词素。古代汉语有名词词尾“子”“儿”等。如《吴歌·莫愁乐》:“艇子打两桨,催送莫愁来。”杜甫《水槛遣心》:“细雨鱼儿出,微风燕子斜。”形容词词尾有“然”“若”“如”“尔”等,表示“……的样子”。如《荀子·脩身》:“人无法则伥伥然,有法而无志其义则渠渠然。”“伥伥然”就是“无所适从的样子”;“渠渠然”就是“局促不安的样子”。《论语·述而》:“子之燕居,申申如也,夭夭如也。”《诗·卫风·氓》:“桑之未落,其叶沃若。”《礼记·檀弓》:“居处言语饮食衎衎尔。”“𧗤𧗤尔”就是“和乐的样子”。

☚ 前置成分   后缀 ☛

词尾

词的后加成分。即“后缀”。形容词词尾产生于先秦,常见的有“然”、“如”、“尔”、“若”、“焉”、“乎”等。如《诗·邶风·终风》“终风且霾,惠然肯来”中的“然”;《诗·卫风·氓》“桑之未落,其叶沃若”中的“若”。有的语法学者把这些词尾看作助词。名词词尾形成于汉魏六朝之后,常见的有“子”、“儿”、“头”。如《齐民要术》“凡五谷种子,浥郁则不生”中的“子”。这几个名词词尾一直延用至今。参见“词缀”条。

词尾

词尾

也称 “后缀” “语尾”“后置成分”。给词干或词根添加上虚语素可表示同一词的不同的语法意义。词尾的具体形式很多,所表示的意义也各不相同。例如 俄 语 用-a、-y,-lo、-om、-bl、-ee等词尾,可表示动词、名词、形容词等的性、数、格、人称等许多语法意义; 英语用-s、-ed等词尾可表示名词、动词的数、格、人称、时等语法范畴;汉语里有没有词尾(不同于“词缀”),学术界有不同的意见。“们”“的(地、得)”“着”“了”“过”等单位,一般学者视为助词。有些学者还曾就它们的非词尾性质作过专门论述。高名凯《语法理论》:“汉语有没有构形法的内部形态呢? 我认为汉语没有词内的构形法形态。内部形态和外部形态的区别在于内部形态是词的一部分。不能离开词而存在,不能和词分开。外部形态不是词的一部分,能够离开词而存在,能够和词分开。有的人把汉语的语法成分 ‘了’ ‘着’‘的’ ‘们’ 说成词尾 (即内部形态),其实汉语的 ‘了” ‘着’‘的”‘们’都不是词的一部分,都可以和词分开。”但也一直有人将上述单位或其中的一部分归作词尾。岑麒祥《关于汉语构词法的几个问题》一文认为: “现代汉语不仅有构词形式,而且有词形变化形式。例如 ‘我们’ ‘你们’ ‘他们’ ‘同志们’等的 ‘们’,都是表示代词和一部分与人有关的名词的复数的; ‘看过’ 的 ‘过’,‘看了’的‘了’,‘看着’的‘着’以至‘看起来’ 的 ‘起来’,‘干下去’ 的 ‘下去’,……等等,都是表示动词的各种 ‘时’ 和 ‘体’(又称 ‘情貌’)的附加成分。这些都是表示不同语法意义的词形变化。” “现代汉语里有些词尾,如‘的’ ‘地’等等,它们可以加在一个词的后面,也可以加在一个词组或句子的后面,其功能是相同的,因此有人认为这些只能算是‘助词’,而不是词尾。无可否认,汉语里确有这种现象。但是另一方面,我们也要知道,许多语言的词尾都是由实词或其他虚词发展而来的,只要它加在一个词的后面,互相结合得很紧,能够表示一定的语法意义,我们就有权利把它叫做词尾,其他加在词组或句子后面的,与其不分青红皂白笼统地叫做 ‘助词’,不如按照它们的功能叫做介词或其他虚词。同一个成分,在某种情况下已经发展成为词尾在另一种情况下仍然是介词或其他虚词,其间并不存在什么矛盾。”张静 《汉语语法问题》: “汉语的 ‘了’ ‘着’ 等既不是什么虚词,也不是什么外部形态,而是真正的内部形态——构形后缀。因为当我们说 ‘吃了饭’‘看着书’ 的时候,‘了’ 和 ‘着’不是被当作造句单位用来表示‘吃’ 和 ‘饭’或 ‘看’和 ‘书’之间的结构关系,而是用来表示‘吃’ 和 ‘看’ 等动词的 ‘体’,是动词的一部分,是不能离开词而存在,不能和词分开的。”认为汉语里有如下一些词尾 (构形后缀): “们”“儿”和“子”(可加在名词之后,表示小称、爱称、憎称),“了”“着” “过” “腾”“拉”“达”(加在动词后面,表示零乱或轻松的动作,如 “捣腾”“扭达”)和迭音后缀 “溜溜” “巴巴” 等。

☚ 后置成分   语尾 ☛

词(名~;动~;代~;连~;叹~;量~;副~;宾~;助~;介~;单~) 辞
词和句子:词句
词的主要组成部分:词根
词汇里最原始﹑最单纯﹑最基本的词:根词
加在词根上的构词成分:词缀
加在词根前面的构词成分:前缀
加在词根后面的构词成分:后缀
词的后缀:语尾
语言中最小的意义单位:词素
加在词后表示词形变化的词素:词尾
几个词的组合:词组(固定~) 仂语 短语
固定不可分开的词组:熟语
人们长期习用的、简洁精辟的定型词组或短句:成语
词在词组里和句子里的前后次序:词序
语言里语素﹑词组合的次序:语序
一种语言所有的词:词汇 语汇
不认识或不熟悉的词:生词
表示数目的词:数词

另见:字 词语

☚ 词   辞藻 ☛
词尾

词尾

附着在词根或词缀之后只表示语法意义的词素。从形态学角度看,词尾是一种特殊类型的后缀,它既可以加在词根的后面,又可以加在构词后缀的后面。在屈折语中,词尾的不同形态变化,表示不同的语法意义。从词的结构角度来看,词尾是词的结构的一个部分,一个词除去词干以外,剩下的部分叫“词尾”。词尾是构形词素,汉语没有这种词素。一个词的词尾的不同变化,只构成一个词的不同形式,并非构成不同的词。

☚ 词汇学   词典 ☛
00000535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6 6:5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