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词学铨衡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词学铨衡

词学铨衡

梁启勋著。是书完成于1956年8月,由香港上海书局于1964年7月出版。“铨衡”二字,取《抱朴子·审举》:“夫铨衡不平则轻重错谬,斗斛不正则多少混乱”之义,借以衡量、评价词学研究之得失,并与《词学》书名相区别。是书共分七章,论述词之意境、表情技巧与辨惑。全书较有系统地阐述词体演变、宫调、音韵、调名由来和风格等问题,并有大量名家词作为例,条分缕析,简明易懂。其中有的吸取梁启超的观点,如云:“先兄任公(启超),在《方壶诗馀》之眉批上有‘独推三家,可谓巨眼’一语。”本书即以苏轼、朱敦儒、辛弃疾三家为代表进行研讨,可资参考。然本书篇幅较小,论述过简,引证也偶有疏误。

☚ 词籍考   苏东坡词 ☛
词学铨衡

《词学铨衡》

现代词学研究专著。此书于1956年8月写成,1964年由香港上海书局印行。作者梁启勋,广东新会县人,著名学者梁启超之弟。曾著有《稼轩词疏证》等。此书取名,盖用晋代葛洪《抱朴子·审举》中“夫铨衡不平则轻重错谬,斗斛不正则多少混乱”之义。于此可见作者意图在于概说词学作为一门学问所应解决的几个基本问题,并对这些问题作出自以为客观、公正的衡量与评价。这是一本纲要式的著作,全书才五万三千来字。作者不求全面、不求深入和详尽,而只是提纲絜领地对几个有关问题作一些扼要的介始和叙述,并不时作出自己的简明的评估。我们可以视之为一部小型的词学概论,或一部简单的词学入门。
全书分为七个部分。第一部分是“绪论”,简论词作为“上承唐诗之统绪,下开元曲之先河”。这一“中国韵文复杂变化之枢纽”的研究价值。第二部分是“词曲韵律之由来,”叙述了促成中国诗歌由四、五、七言的整齐句式变为错落的长短句的两个途径,并从“词曲同源”之论,说明了曲的文字形式的产生。第三部分是“词曲与韵律的举例,”举例说明了词曲的声情、神韵与乐曲宫调的关系,讨论了调名来源及词曲用韵问题。第四部分为“词之变化”,讨论了词的句子的“弹力性”、“伸缩性”及断句的灵活性问题。第五部分为“词之特殊规律”,主要论证词不但严守四声,还要遵守五声,音节吃紧处必用去声;并说明了词的句法结构的特殊规律和押韵的特殊要求。第六部分为“词在文学上之地位”,说明词为“抒情的良好工具”。南宋汪莘论词,认为有三座丰碑,即一变而为苏东坡,二变而为朱希真,三变而为辛稼轩。梁启超谓汪氏“独推三家,可谓巨眼”。此书著者即据其兄之观点,在此章中推举苏轼、朱敦儒、辛弃疾三家为宋词成就之代表。第七部分为“余韵”,从探讨词的“文艺的性质”出发,论述了词的“意境”、“表情技术”、“辨惑”三个重要问题。其中颇多切合词的特征的创见。总起来说,此书有一定的条理性和系统性,可作为治词者的参考。惟论述大多过于简略,且有些问题颇多疏漏,有些观点(如宋词发展阶段及其代表作家与成就等)失之偏颇,是其无可讳言的缺点。使用之时,读者须仔细鉴别以定取舍。

☚ 《中国十至十一世纪的诗作·诗和词》   词学评论史稿 ☛
00006896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6 6:32:49